[实用新型]一种圆筒无死角秸秆造粒机分料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8717.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孙宁波;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格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C10L5/4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杨晓旭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死角 秸秆 造粒机分料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筒无死角秸秆造粒机分料仓,包括圆筒仓体,所述圆筒仓体下方连接有多个颗粒机喂料器,所述圆筒仓体内转动连接有防蓬料搅拌轴,所述防蓬料搅拌轴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沿防蓬料搅拌轴向外延伸起始端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搅拌叶片的末端为扁平状。该分料仓的圆筒仓体内物料为圆周搅动,无运行死角,不会出现挤压成团或成块的问题,提高了输送传递的稳定性及高效性;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低,分料仓与喂料器能够达到最佳匹配,实现能耗均衡分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秸秆造粒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圆筒无死角秸秆造粒机分料仓。
背景技术
市面上秸秆造粒机分料仓一般采用螺旋片或桨叶片单向或双向传动,传动输送至末端出料口,由喂料绞龙喂入颗粒机,完成秸秆造粒机分料过程。一般分料轴为变频调速控制,分料仓体结构一般为长方体形状。
1、分料仓一般为长方体形状,螺旋片或桨叶片单向或双向将秸秆原料传递至两端末端,无返料结构,在末端原料无法及时排出,易造成原料挤压成块,搅轴螺旋片或桨叶片挤压变形等缺陷;
2、分料仓设备为变频搅轴传送结构,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有大量操作经验,输送速度和喂料速度保持一定比列喂料,无法达到最佳匹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筒无死角秸秆造粒机分料仓,该分料仓的圆筒仓体内物料为圆周搅动,无运行死角,不会出现挤压成团或成块的问题,提高了输送传递的稳定性及高效性;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低,分料仓与喂料器能够达到最佳匹配,实现能耗均衡分配。
一种圆筒无死角秸秆造粒机分料仓,包括圆筒仓体,所述圆筒仓体下方连接有多个颗粒机喂料器,所述圆筒仓体内转动连接有防蓬料搅拌轴,所述防蓬料搅拌轴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沿防蓬料搅拌轴向外延伸起始端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搅拌叶片的末端为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为3个,3个搅拌叶片沿防蓬料搅拌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蓬料搅拌轴外部套装有套筒,3个搅拌叶片均匀安装于套筒外部。
优选的,所述圆筒仓体下方连接有安装座,所述颗粒机喂料器与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圆筒仓体结构取代之前的长方形仓体,物料在筒体内做圆周转动,有效避免了物料过渡挤压成团或块,保证了物料输送喂料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叶片前端为直角梯形结构,末端为扁平结构,直角梯形结构有利于将物料托起,等叶片通过时将物料落下,防止物料堆积挤压成团或块,末端扁平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搅轴阻力,防止物料堆积到圆周筒壁处,防止物料堆积挤压成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的剖视图;
图3是防蓬料搅拌轴与搅拌叶片主视图;
图4是防蓬料搅拌轴与搅拌叶片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剖视图;
图中:1、圆筒仓体,2、安装座,3、颗粒机喂料器 4、搅拌叶片,5、防蓬料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格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格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8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物资配送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承压设备接管角焊缝的磁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