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航行用防倾斜的遮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8923.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启航船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2 | 分类号: | B63B17/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李行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航行 倾斜 遮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航行用防倾斜的遮阳装置,属于船舶航行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滑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通过连接杆与第二销轴活动连接。该船舶航行用防倾斜的遮阳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弹簧、按压块、第二弹簧、固定件、滑套和第一支撑杆,同时连接杆通过第二销轴带动第一龙骨架和第一遮阳布向上转动,当滑套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此时第一龙骨架带动第一遮阳布完全打开,本装置可以对第一遮阳布进行自动撑开,无需游客手动撑开第一遮阳布,方便游客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航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航行用防倾斜的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船舶的甲板上经常使用遮阳伞,在游轮上供游客休闲使用,遮阳伞一般都是直接固定在甲板上,因海风吹拂遮阳伞表面会产生较大的作用力,会导致遮阳伞发生晃动或倾斜,同时现有的遮阳伞普遍的打开方式为游客手动撑开伞面,由于船舶上的遮阳伞体积较大、伞骨较重,使部分游客难以撑开,在一定程度降低了遮阳伞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航行用防倾斜的遮阳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遮阳伞普遍的打开方式为游客手动撑开伞面,由于船舶上的遮阳伞体积较大、伞骨较重,使部分游客难以撑开,在一定程度降低了遮阳伞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航行用防倾斜的遮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滑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通过连接杆与第二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一龙骨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龙骨架通过第三销轴与固定套活动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龙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遮阳布,所述第一遮阳布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遮阳布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龙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龙骨架,若干个所述第二龙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遮阳布。
所述滑套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凹槽,右侧所述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固定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滑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弹簧内套接有第二固定杆,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杆左侧面与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遮阳布的上表面和第二遮阳布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第一遮阳布上表面的通风孔与第二遮阳布上表面的通风孔交错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遮阳布的尺寸小于第一遮阳布的尺寸,两个所述固定件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启航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启航船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8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机电运输用换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用型密封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