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制品分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9121.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田精工(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史进斗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制品 分离 收集 装置 | ||
一种塑料制品分离收集装置,属于塑料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治具板,滑道外围板,产品收集槽,长支脚,短支脚,机械手,滑道,所述滑道两侧设有滑道外围板,所述治具板固定于滑道上方,所述滑道下方经长支脚,短支脚支撑呈斜坡状,所述滑道下方设有产品收集槽,所述治具板上设有制品通行口,所述制品通行口位于使待分离制品与浇道分离位置处,所述待分离制品经机械手送行。本装置需要在产品取出时,配合取出机,在放下前就分离浇口,直接将产品和浇道分离,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制品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件自成型机取出后,经常需要将制品与浇注的连接杆进行分离,如图1所示为其中一种塑料制件自成型机取出后的状态,需要人工将四个塑料部件于浇注的过程的生成的连接杆掰掉,人工处理耗费大量人力,同时在过程中,因处理手法和处理时机的差异导致产品缺陷发生。
通常情况, 在加工过程中, 都是由人工不定时在设备机台对积攒的产品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温度变化和作业手法的不一致,而且因为处理的时间会延时,导致产品在处理时会发生积攒,从而使浇口非人为的出现自己分离,导致浇口凸凹残缺。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使产品在从设备取出放下的时候将产品浇口自动分离,避免浇口凸凹不良发生,研制一种自动掰浇口装置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塑料制品分离收集装置,本装置需要在产品取出时,配合取出机,在放下前就分离浇口,直接将产品和浇道分离,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制品分离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治具板,滑道外围板,产品收集槽,长支脚,短支脚,机械手,滑道,所述滑道两侧设有滑道外围板,所述治具板固定于滑道上方,所述滑道下方经长支脚,短支脚支撑呈斜坡状,所述滑道下方设有产品收集槽,所述治具板上设有制品通行口,所述制品通行口位于使待分离制品与浇道分离位置处,所述待分离制品经机械手送行。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板下方两侧开设有治具板卡槽,所述治具板卡槽卡在滑道外围板上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长支脚,短支脚为为U形支腿。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板上设有保护皮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为:
结构简单、方便耐用、经济实惠,可用于制品的分离。本实用新型装置较使用定位分离或者更换伺服多轴取出机既节省成本,又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设备可避免在人工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浇口凸凹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塑料制品从成型机中取出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制品分离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具板与制品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部件:1为治具板,2为滑道外围板,3为产品收集槽,4为长支脚,5为短支脚,6为机械手,7为治具板卡槽,8为待分离制品,9为浇道,10为滑道,11为制品通行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分离浇口的装置,包括:治具板1,滑道外围板2,产品收集槽3,长支脚4,短支脚5,机械手6,治具板卡槽7,待分离制品8,浇道9,滑道10,制品通行口11。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离浇口的装置放置于成型机旁,配合取出机械手共同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田精工(大连)有限公司,未经平田精工(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9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深部显微缝合针
- 下一篇:一种激光接收系统、激光雷达系统以及机器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