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酱油生产用抽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49301.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友建;杜开钿;林继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健浩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朱剑虹 |
地址: | 35032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生产 抽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酱油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酱油生产用抽检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酱油滤筒,所述酱油滤筒的底部呈锥形,所述酱油滤筒的圆周壁上均匀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酱油滤筒的上端圆周壁上左右对称固接有手持握把,所述酱油滤筒的内腔上部固接有支撑镂空盘,所述支撑镂空盘的中部竖直贯穿固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上端固接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顶部开口处固接连通有针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而且装置在对酱油抽检过程中,不会污染双手;通过过滤组件,可将豆粕过滤在外,从而减少后续酱油检验的过滤步骤,还可避免豆粕堵塞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酱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酱油生产用抽检装置。
背景技术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酱油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酱油进行抽检,以确保酱油的正常发酵,现有的酱油抽检通过手动舀取酱油进行收集抽检,手舀过程不能对豆粕进行过滤,不方便后续检测的操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酱油生产用抽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油生产用抽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酱油抽检通过手动舀取酱油进行收集抽检,手舀过程不能对豆粕进行过滤,不方便后续检测的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酱油生产用抽检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酱油滤筒,所述酱油滤筒的底部呈锥形,所述酱油滤筒的圆周壁上均匀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酱油滤筒的上端圆周壁上左右对称固接有手持握把,所述酱油滤筒的内腔上部固接有支撑镂空盘,所述支撑镂空盘的中部竖直贯穿固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上端固接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顶部开口处固接连通有针筒,所述三通管的侧边开口处套接连通有软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与酱油滤筒螺接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内腔中部分隔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支撑镂空盘包括中通块,所述中通块的圆周壁上均匀固接有可与酱油滤筒内腔壁固接的支撑臂。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包括竖直管,所述竖直管的左侧中部固接连通有横管,所述竖直管的下端和横管的左端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与吸管通过螺接固定,所述针筒与三通管也通过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手持握把上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而且装置在对酱油抽检过程中,不会污染双手;通过过滤组件,可将豆粕过滤在外,从而减少后续酱油检验的过滤步骤,还可避免豆粕堵塞吸管;通过针筒对酱油进行抽吸,方便快捷,也不费力,无需电力,造价低。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健浩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健浩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49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