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态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0566.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郝两省;王浩臣;王健敏;王化宁;王崇洋;马昕霞;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包括:上盖,具有一个朝下的上盖开口;绝缘垫,设置在上盖开口的边缘上;下盖,具有一个朝上的且与上盖开口大小相匹配的下盖开口,下盖开口边缘设置在绝缘垫下方且与绝缘垫抵接,上盖内表面与下盖内表面形成一个电池腔室;电池,安装在电池腔室内;其中,电池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固体电解质层;阳极板位于上盖内,并与上盖电性连接;阴极板位于下盖内,并与下盖电性连接;固体电解质层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增强阳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以及阴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界面粘结和润湿能力,提高电池效率,使得固态电池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固态理电池以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液体有机电解液,能够克服由于液态电解液导致的安全性能低、循环寿命短、工作温度范围窄等问题。固态电解质除了传导锂离子,也充当隔膜的角色,所以理想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应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极低的电子电导率、极小的晶界电阻,且化学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与电极材料相匹配,电化学分解电压高。
但现如今很多固态电池不能很好解决界面接触问题,界面不能充分接触,界面电阻大,反应慢、相邻层与层之间没有很好的粘合力、电池的体积较大以及电池效率低,使得固态电池的适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与现有技术中的固态电池相比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包括:上盖,具有一个朝下的上盖开口;绝缘垫,设置在上盖开口的边缘上;下盖,具有一个朝上的且与上盖开口大小相匹配的下盖开口,下盖开口边缘设置在绝缘垫下方且与绝缘垫抵接,上盖内表面与下盖内表面形成一个电池腔室;电池,安装在电池腔室内;其中,电池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固体电解质层;阳极板位于上盖内,并与上盖电性连接;阴极板位于下盖内,并与下盖电性连接;固体电解质层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阳极板包括多层阳极泥浆干燥层,多层阳极泥浆干燥层通过固体电解质层相分离,且多层阳极泥浆干燥层均与上盖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阳极板的顶层为阳极泥浆干燥层,底层为固体电解质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阴极板包括多层阴极泥浆干燥层,多层阴极泥浆干燥层通过固体电解质层相分离,且多层阴极泥浆干燥层均与上盖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阴极板的底层为阴极泥浆干燥层,顶层为固体电解质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池呈长方体。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态电池,因为具有上盖、下盖、电池、绝缘层。上盖具有一个朝下的上盖开口;下盖具有一个朝上的且与上盖开口大小相匹配的下盖开口;绝缘垫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且分别与上盖开口边缘以及下盖开口边缘抵接,上盖内表面与下盖内表面形成一个容纳电池的电池腔室;其中,电池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固体电解质层;阳极板位于上盖内,并与上盖电性连接;阴极板位于下盖内,并与下盖电性连接;固体电解质层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通过上盖与下盖之间的配合,使得阳极板、阴极板以及固体电解质层紧密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一种固态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0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