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分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1207.8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付清艳;刘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6 | 分类号: | H01R43/2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高密度 连接器 分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分离结构,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插头、插座、分离组件A和分离组件B,所述插座与插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分离组件A套装在插头的外壳上,所述分离组件B套装在插座的外壳上,所述分离组件A、分离组件B、插座和插头的中心线重合。解决了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对接后分离困难的问题,使插头和插座能轻松、快速分离,不损伤连接器、连接器尾端的电缆防波套及电缆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分离结构,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某F系列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在插头与插座对接测试完毕后,需要将插头和插座分离开。F系列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的对接方式是直式推入拉出结构,将插头与插座推入对接后,需采用拉出方式才能将插头与插座分离开。一般采用的分离方法为用两手分别握住插头和插座的外壳,使插头和插座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然后施加水平力将它们分离开。F系列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的外壳长度一般较短,最长为42.9mm,这就导致分离时双手不能对插头或插座进行有效握持,需抓住电缆用力拽才能将插头与插座分离开,这样会导致连接器尾端的电缆线束受损,电缆的防波套容易从连接器尾端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分离结构,包括插头、插座、分离组件A和分离组件B,所述插座与插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分离组件A套装在插头的外壳上,所述分离组件B套装在插座的外壳上,所述分离组件A、分离组件B、插座和插头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分离组件A包括夹块A和夹块B,夹块B与夹块A可拆卸连接,夹块B和夹块A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零件容纳槽A。
所述夹块B上设有两定位柱A,且两定位柱A分别位于零件容纳槽A的两侧,所述夹块A上在与定位柱A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A。
所述零件容纳槽A为阶梯槽。
所述分离组件B包括夹块C和夹块D,夹块D与夹块C可拆卸连接,夹块D和夹块C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零件容纳槽B。
所述夹块D上设有两定位柱B,且两定位柱B分别位于零件容纳槽B的两侧,所述夹块C上在与定位柱B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B。
所述零件容纳槽B为阶梯槽。
所述分离组件B和分离组件A的外形为圆柱状。
所述分离组件B和分离组件A的外圆面上均设有防滑纹路。
所述分离组件B与分离组件A的长度相等,分离组件B的长度为9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微圆形高密度电连接器对接后分离困难的问题,使插头和插座能轻松、快速分离,不损伤连接器、连接器尾端的电缆防波套及电缆线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夹块B和夹块D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块B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块D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组件A,11-夹块A,110-定位孔A,12-夹块B,120-定位柱A,2-分离组件B,21-夹块C,210-定位孔B,22-夹块D,220-定位柱B,3-电缆A,4-电缆B,5-插头,6-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1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降温防爆功能的电动车控制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压力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