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拍控制模块、板卡、电路及飞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5591.9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0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泽;黄锦浩;陈腾飞;张富亮;陈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模块 板卡 电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飞拍控制模块、板卡、电路及飞拍装置,飞拍控制模块包括输入信号耦合支路、微控制器、输出信号耦合支路及光源开关控制支路;输入信号耦合支路、输出信号耦合支路及光源开关控制支路分别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飞拍控制板卡包括基板及飞拍控制模块,飞拍控制模块集成于基板上。飞拍控制电路包括运动控制板卡、光源件、拍摄件及飞拍控制模块。飞拍装置包括飞拍控制电路。飞拍控制模块应用于飞拍控制电路中,可以通过运动控制板卡、输入信号耦合支路、微控制器、输出信号耦合支路及光源开关控制支路的配合,实现光源件及拍摄件的控制,光源件为拍摄件拍摄提供光源,从而解决了因光线问题导致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拍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飞拍控制模块、板卡、电路及飞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产品自动化生产如智能手机的自动化组装贴装或者锂电池自动化组装等中,为了确保各工序中涉及到的工件组装更加精确,以免影响组装后成品的性能,需要在工件的搬运过程中,先采用拍摄件对工件位置进行拍摄,然后根据拍摄件拍摄的工件位置,确定工件位置是否发生偏移,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对工件位置进行纠偏等。
目前,对于工件位置的拍摄方式主要为静拍,即当工件运动到拍摄件的视觉范围内,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需要先停止下来,使得工件能够静置于拍摄件的视觉范围内,等待拍摄件完成工件位置的拍摄后,输送装置再继续输送工件,如此反复。传统的拍摄方式很明显难以满足产品自动化高速生产的需求。
为了满足自动化高速生产需求,近年来衍生出一种新的拍摄技术-飞拍技术,即工件在运动过程中,当工件位置进入拍摄件的视觉范围内后,工件继续运动不需要静止下来,在工件运动过程中拍摄件对工件位置进行拍摄,从而提高效率。而目前在飞拍的过程中,当工件位置进入拍摄件的视觉范围内后,若拍摄光线受到影响,会影响拍摄件对工件位置的拍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拍控制模块、板卡、电路及飞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飞拍控制模块,包括输入信号耦合支路、微控制器、输出信号耦合支路及光源开关控制支路;输入信号耦合支路、输出信号耦合支路及光源开关控制支路分别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输入信号耦合支路输出触发输入电平信号;微控制器接收触发输入电平信号,并依时序依次输出第一触发电平信号、第二触发电平信号及第三触发电平信号;输出信号耦合支路接收第一触发电平信号并输出拍摄触发电平信号;光源开关控制支路接收第二触发电平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电平信号接通,而后光源开关控制支路接收第三触发电平信号,并根据第三触发电平信号断开。
进一步地,输入信号耦合支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其中第一光电耦合器对接收的电平信号进行隔离耦合处理,防止对微控制器运行产生干扰。
进一步地,输出信号耦合支路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其中第二光电耦合器对微控制器输出的第一触发电平信号进行隔离耦合处理,而后输出拍摄触发电平信号,可以防止第一触发电平信号对拍摄件运行产生干扰。
进一步地,光源开关控制支路包括电源子支路、限流子支路、稳定子支路及开关控制子支路;电源子支路电性连接开关控制子支路;限流子支路分别电性连接微控制器、稳定子支路及开关控制子支路,稳定子支路及开关控制子支路均接地。其中电源子支路为开关控制子支路提供电源;限流子支路对接收的第二触发电平信号进行限流,稳定子支路防止开关控制子支路误导通,同时,开关控制子支路关断时,还可以提供泄放回路。
进一步地,限流子支路包括限流电阻。
进一步地,稳定子支路包括稳定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5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