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碱输送管内的余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0238.X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安;伍伯良;连俊鹏;李敏杰;罗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桥(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78 | 分类号: | B67D7/78;B67D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碱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碱输送管内的余料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收集桶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进料管上远离第一开关阀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远离进料管的一端与出料管连通,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位于输送管道与收集桶之间,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位于进料管与出料管之间,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设置出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辅助收集余料,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碱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碱输送管内的余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应用最广的是拜耳法,拜耳法生产主要过程之一溶出过程是铝矿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正常的生产氢氧化钠溶液表现形式是经过浓缩后的分解母液,但是正常生产是存在碱的消耗的,故正常生产是需要连续或间断补充碱的,拜耳法是生产主要补充的是液体碱,液体碱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生产出的产品液体碱浓度有所不同,使用的液碱氢氧化钠浓度越高,含水量就越低,对整个氧化铝生产系统浓度影响就小,特别是可大大减少蒸发器的负担,故氧化铝生产用越来越倾向使用高浓度液碱。市场液碱浓度一般有三种,30%的、32%的和48%的,生产过程液碱的输送都是用泵通过管道输送的,而且由于液碱的腐蚀性强输送管道一般采用无缝焊接管。
在公告号为CN2017239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液碱输送管道疏通装置,在液碱输送管道的液碱输送泵的液碱出口端设置蒸汽管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浓度液碱输送管道疏通装置,可消除高浓度液碱在间断输送过程中管道的堵塞。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利用液碱输送泵输送液碱的作业完成后,外接的输送管道内会有一小部分的液碱残留,这部分余料无法通过输送泵泵入液碱储蓄罐内,需要对这部分余料进行合理回收,避免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碱输送管内的余料收集装置,其具有辅助收集余料,节约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碱输送管内的余料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收集桶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进料管上远离第一开关阀的一端连通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远离进料管的一端与出料管连通,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位于输送管道与收集桶之间,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位于进料管与出料管之间,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设置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输送管道上设置收集桶,关闭位于进料管上第一开关阀以及位于出料管上的第二开关阀,同时打开位于输送管道上位于进料管与出料管之间的第三开关阀,此时利用液碱输送泵即可将液碱输送到液碱储蓄罐内贮存;当利用液碱输送泵在输送管道内输送液碱作业完成后,外接的输送管道内会有一小部分的液碱残留,此时,关闭第三开关,打开位于进料管上的第一开关,通过抖动外接输送管道将残留的液碱灌入到收集桶内收集回收,以待下次使用,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管道上靠近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位于输送管道上靠近进料管一侧第四开关阀,方便对输送管道内液碱的截流,有利于控制液碱的输送作业,确保能够辅助收集余料,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管道上远离第三开关阀的一端设置有封口盖,所述封口盖与输送管道之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封盖口能够在液碱输送完毕后及时的输送管道封住,确保使用的安全,封口盖与输送管道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封口盖的开启与关闭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桥(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双桥(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0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自行车车篓
- 下一篇:齿轮箱及和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