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0461.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6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闫广超;杨娜;潘万军;肖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H01H7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潘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配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用以减小断路器的尺寸。断路器包括壳体、进线机构、出线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壳体包括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线机构靠近第一侧壁设置,包括第一进线端,第一进线端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出线机构靠近第二侧壁设置,包括第一出线端;操作机构包括支架以及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支架固定于壳体内,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分别铰接于支架上,且第一拐臂及第二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二拐臂与支架、跳扣组件、转动臂的铰接轴线呈三角形排布;转动臂上设置有动触点,动触点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并可在操作机构运动时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
背景技术
在供配电系统中,通常需要利用断路器来实现电能的分配。断路器作为供配电系统中的关键器件,除了可以起到电路的通、断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具体来说,在断路器中可以设置操作机构,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该操作机构来进行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状态的切换,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或者断开;另外,当电路产生过载、短路等故障后,断路器还能自行切换到断开状态,以断开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其保护功能。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一般是通过多个联动的构件来实现其具体功能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构件的结构特点以及连接方式等原因,导致操作机构的尺寸较大,从而加大了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及配电盒,用以减小断路器的尺寸,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可包括壳体、进线机构、出线机构以及操作机构,其中,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可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进线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包括第一进线端,该第一进线端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另一端可与供电线路电连接;出线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靠近第二侧壁的一侧,包括第一出线端,该第一出线端可用于与受电线路电连接;操作机构可包括支架以及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具体设置时,支架固定于壳体内,第一拐臂、跳扣组件、第二拐臂和转动臂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依次转动连接,且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分别铰接于支架上,第一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及第二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沿断路器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二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与跳扣组件的铰接轴线、与转动臂的铰接轴线呈三角形排布;转动臂上设置有动触点,该动触点可与第一出线端电连接,并可在操作机构运动时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以将第一进线端与第一出线端导通或断开。
相比于传统的四连杆机构,上述方案中通过增加第二拐臂,可以将转动臂的延伸方向近似设置为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这样就可使操作机构的各个构件在断路器的长度方向近似呈一字形布局,因此可以有效减小操作机构的纵向尺寸,进而可以减小断路器的高度尺寸,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壳体还可包括顶壁和底壁,顶壁和底壁可沿断路器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转动臂具体可位于第一进线端朝向底壁的一侧,采用这种布置,在转动臂与第一进线端之间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动触点与静触点间产生的电弧可受到近似朝向第一侧壁的方向的洛伦兹力,使断路器可实现后部喷弧,因此在安装断路器时无需再在顶部预留吹弧空间,从而可以压缩断路器在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操作机构还可包括手柄和连杆,其中,手柄靠近第二侧壁设置,并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壳体上,连杆的一端与手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拐臂转动连接,第一拐臂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支架上,这样,通过转动手柄即可方便地操控操作机构。此外,在具体设置时,第一拐臂与支架的铰接轴线、与连杆的铰接轴线、与跳扣组件的铰接轴线也可呈三角形排布,以提高操作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避免电流由转动臂反向传递到手柄处危害作业人员的安全,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拐臂可以为绝缘的塑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0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居立式鱼缸蔬果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耐高温型预制保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