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0787.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侃炜;林晨旺;王彦;胡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9/00;G08B7/06;H04N7/18;H04N5/23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伟;章洪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识别 自动 报警 系统 | ||
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出水井,至少一个与所述出水井对应的水质处理平台,至少一个与所述水质处理平台对应的自动调焦摄像头,一个远程传输模块,以及一个后台服务器模块。所述水质处理平台包括至少两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出水井中的浊度仪,以及一个与每个浊度仪连接的数据显示屏。所述自动调焦摄像头朝向对准所述数据显示屏且设定间断性拍摄数据显示屏。本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简化前端出水井的数据收集装置结构,并由实时传输数据转化为图片间隔传输,减少水质处理平台故障频率,减少远程传输模块的传输压力,以及后台服务器针对多个出水井的数据收集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站是从污染源排出的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符合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
污水经过处理后不能直接排放,必须提取在出水井处对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检测通过后才可排入水路中。该提取水样送检的水质检测方式较为繁琐,工作效率低。而目前大多城市中是分散式污水处理站,不便于集中进行监控管理。
现有的水质监控系统通过分散式污水处理站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实时传输,实现多个污水处理站的水质监控,但是污水处理站多且实时监控数据量大,导致数据传输压力大以及后台服务器处理数据繁琐,而且污水处理站的前端设备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故障后则需人工及时处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出水井,至少一个与所述出水井对应的水质处理平台,至少一个与所述水质处理平台对应的自动调焦摄像头,一个远程传输模块,以及一个后台服务器模块。所述水质处理平台包括至少两个均匀设置在所述出水井中的浊度仪,以及一个与每个浊度仪连接的数据显示屏。所述自动调焦摄像头朝向对准所述数据显示屏且设定间断性拍摄数据显示屏。所述后台服务器模块包括一个控制芯片,图片内容识别器,以及一个数据存储盘,所述自动调焦摄像头与所述后台服务器模块之间通过远程传输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井中设有五个浊度仪,一个设置在出水井的中心,四个以出水井中心为轴呈圆周设置在出水井中。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传输模块包括一个图片存储器,以及一个4G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服务器模块还连接有一个后置处理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后置处理组件包括一个与后台服务器模块连接的报警灯,所述一个与所述后台服务器模块连接的蜂鸣报警器,以及一个与所述后台服务器模块连接的自动语音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井中还设有一个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保证出水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简化前端出水井的数据收集装置结构,并由实时传输数据转化为图片间隔传输,减少水质处理平台故障频率,减少远程传输模块的传输压力,以及后台服务器针对多个出水井的数据收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远程识别自动报警系统所具有的出水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迪曼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0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树脂砂用混砂机的出砂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