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0817.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7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华;汪志伟;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正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1F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刘晓阳 |
地址: | 311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钙 制备 碳酸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包括两个均呈圆柱形并同轴内外套接的内筒身(1)和外筒身(2),所述内筒身(1)的顶面为开放式结构,外筒身(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底部设有出料口(4),侧壁下部设有进气口(5),外筒身(2)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连接有贯穿内筒身(1)的转轴(7),转轴(7)与内筒身(1)的内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位于不同高度的固定杆(8),内筒身(1)的内筒壁和外筒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9),内筒身(1)的筒壁和筒底均设有多个通孔(10)。本实用新型具有内部搅拌效果好、搅拌叶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酸钙制备设备,特别是一种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无毒的重要无机粉体材料。随着碳酸钙微细化及表面处理的进步,碳酸钙产品由单一填充型逐渐向专用化、精细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微细化碳酸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纳米碳酸钙由于其较小的粒径、较高的比表面积及特殊的表面处理,具有普通碳酸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既能起到增量填充、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还可以对填充对象进行功能化改性。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级碳酸钙的方法主要为为碳化法,以优质石灰石为原料,通过煅烧得到氧化钙和含二氧化碳的窑气,将氧化钙与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消化,生成氢氧化钙悬浮液,然后通入净化处理后的窑气,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物,经过脱水、干燥、粉碎得到纳米碳酸钙产品。其中碳酸化反应釜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制约纳米碳酸钙粒径大小和其他重要特性的关键设备。
碳酸化反应釜要求内部反应高效、完全,因此多采用加热和搅拌等方式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加完全,而目前的搅拌多采用搅拌轴上设置搅拌叶的方式,这种搅拌方式搅拌范围受限于搅拌叶的安装位置,容易出现搅拌不充分的现象,搅拌效果不佳,而且由于反应釜的尺寸普遍较大,小型反应釜的筒径也可达1m以上,需要的搅拌叶长度较大,在高速搅拌过程中,搅拌叶会收到极大的阻力,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另外,对搅拌叶材质的要求也较高,容易增加成本,搅拌叶在损坏后的更换成本也很高。因此,现有的碳酸化反应釜存在搅拌效果不佳、搅拌叶成本高且易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它具有内部搅拌效果好、搅拌叶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包括两个均呈圆柱形并同轴内外套接的内筒身和外筒身,所述内筒身的顶面为开放式结构,外筒身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侧壁下部设有进气口,外筒身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贯穿内筒身的转轴,转轴与内筒身的内筒壁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位于不同高度的固定杆,内筒身的内筒壁和外筒壁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内筒身的筒壁和筒底均设有多个通孔。
前述的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中,所述内筒身的筒底与外筒身的筒底相距25-35cm,内筒身的筒底外侧设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
前述的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中,所述内筒身与外筒身的筒径之比为3:5。
前述的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中,所述内筒身外筒壁上的第一搅拌叶片外端部距离外筒身的内筒壁8-16cm。
前述的碳酸钙制备用碳酸化反应釜中,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数量均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正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正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0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交通信息传输装置
- 下一篇:溶洞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