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炒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0874.2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9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莉;林静;陆进;陈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独角鲸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白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炒锅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炒锅组件,包括支撑罩、炒锅本体,所述支撑罩上开设有内腔,所述支撑罩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内腔顶端口处的槽口,所述内腔的内壁固定有呈矩阵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固定在内腔内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内腔内壁的一侧滑动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锁紧栓连接,所述支撑罩的前侧、后侧以及右侧均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通口,通过设置的支撑罩能够方便放置炒锅,且支撑罩能够夹持固定在目前灶台支撑炒锅的支撑部上,支撑罩不影响炒锅的正常使用,能够避免火势使炒锅手柄过热的问题,更加便于使用者进行翻炒,不会出现烫手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炒锅组件。
背景技术
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但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
现有的炒锅在使用时,一般多放置在煤气灶台或是天然气灶台上进行使用,灶台上设有用于支撑炒锅的支撑架,而炒锅在进行大火翻炒时,火势会发散至炒锅的四周,致使炒锅手柄过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炒锅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炒锅组件,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炒锅组件,包括支撑罩、炒锅本体,所述支撑罩上开设有内腔,所述支撑罩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内腔顶端口处的槽口,所述内腔的内壁固定有呈矩阵设置的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固定在内腔内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内腔内壁的一侧滑动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锁紧栓连接;
所述支撑罩的前侧、后侧以及右侧均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夹持部设置在连通口端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罩的左侧固定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口。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呈“L”型,所述放置槽口与炒锅本体的手柄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内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夹持板与固定板相互平行并滑动设置在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靠近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栓螺纹贯穿夹持板并连接在锁紧孔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炒锅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支撑罩能够方便放置炒锅,且支撑罩能够夹持固定在目前灶台支撑炒锅的支撑部上,支撑罩不影响炒锅的正常使用,能够避免火势使炒锅手柄过热的问题,更加便于使用者进行翻炒,不会出现烫手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罩;2、防护板;3、连通口;4、内腔;5、槽口;6、固定板;7、连接板;8、夹持板;9、锁紧栓;10、锁紧孔;11、滑槽;12、炒锅本体;21、放置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独角鲸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独角鲸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0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