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裂施工后的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1867.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曾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周萍;安宇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地层 裂缝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裂施工后的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所述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包括可连接轴体、超声波探头、电源和控制单元,可连接轴体具有两端分别设置可连接件的轴身、可密封的控制腔体、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控制腔体设置在轴身内并能够容纳电源和控制单元;第一类安装孔被设置为能够针对套管的射孔孔眼,第二类安装孔被设置为在第一类安装孔附近;超声波探头分别设置在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内,并能够从自身所在的第一类安装孔或第二类安装孔朝外探测,以形成相应的裂缝形态数据;控制单元能够接收和存储裂缝形态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直接获取井下压裂裂缝的扭曲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压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裂施工后的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压裂过程中,裂缝基本上是沿着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延伸,压裂液会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射孔孔眼进入地层,并一直向前延伸。但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在近井筒处,裂缝在通过射孔孔眼进入地层时,却并不一定会按照理想状态延伸,而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在起裂点附近产生一定角度的扭曲,然后在后期逐渐的回归到沿着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延伸。这种扭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压裂的实施,在压裂过程中不仅会增加裂缝内的摩阻,在遇到砂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甚至会增加砂堵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压裂施工后的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以获取压裂施工后距井筒外壁0~2m的裂缝形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裂施工后的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所述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可包括可连接轴体、超声波探头、电源和控制单元,其中,可连接轴体具有两端分别设置可连接件的轴身、可密封的控制腔体、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其中,轴身具有沿中轴线设置的贯穿中孔;控制腔体设置在轴身内并能够容纳电源和控制单元;第一类安装孔被设置为能够针对套管的射孔孔眼,第二类安装孔被设置为在第一类安装孔附近;超声波探头分别设置在第一类安装孔和第二类安装孔内,并能够从自身所在的第一类安装孔或第二类安装孔朝外探测,以形成相应的裂缝形态数据;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和超声波探头电连接,并被配置为能够接收和存储裂缝形态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腔体可由设置在所述轴身内的凹入部以及套装设置在所述凹入部上的保护壳围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入部与所述保护壳可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入部与所述保护壳可为一体化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地层近井裂缝探测装置还可包括被嵌入设置在所述轴身的内壁中并能够检测来自所述贯穿中孔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并能够开关所述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连接轴体的最大外径尺寸与套管的内径之比可为1:1.01~1.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安装孔的数量可为2个以上,所述第二类安装孔的数量可为4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安装孔与所述第二类安装孔可位于所述轴身的同一横截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轴身上端的可连接件可为外螺纹,所述轴身下端的可连接件可为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包括:能够直接获取井下压裂裂缝的扭曲情况,从而为压裂设计优化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1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光模块防护装置
- 下一篇:隔离转换式串口调试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