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车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2782.8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范丹莺;姚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鑫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2 | 分类号: | B65G53/32;B65G53/5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马晨博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混凝土的泵管,所述泵管的末端铰接有弧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与其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沿轴向方向上并列排列的固定孔,所述第二滑槽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固定孔上。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顺沿泵管的长度,使泵管延伸至泵管本身不能到达的构筑物处进行施工,其解决了混凝土不能通过泵管及时输送到泵管到达不了的构件处,耽误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增加了施工难度,影响构筑物的质量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保证了施工效率,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保证同批混凝土的亲和度,保证施工的质量,构造简洁,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一般通过搅拌车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送到施工现场,搅拌车将混凝土转运到泵车,由泵车将混凝土输送到构件处进行混凝土浇筑,但由于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或者临街施工,泵车的输送泵管距离有限,使混凝土不能通过泵管及时输送到泵管到达不了的构件处,耽误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混凝土二次转运时容易发生离析现象,影响构筑物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输送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土不能通过泵管及时输送到泵管到达不了的构件处,耽误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混凝土二次转运时容易发生离析现象,影响构筑物的质量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泵车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混凝土的泵管,所述泵管的末端铰接有弧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与其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沿轴向方向上并列排列的固定孔,所述第二滑槽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固定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待搅拌车将混凝土转运到泵车上后,伸缩泵管将泵管伸到构筑物处,用支架对泵管进行固定,然后将铰接在泵管上的第一滑槽翻转,使第一滑槽的顶端抵在泵管的下侧,第一滑槽沿着泵管输送方向顺沿泵管的长度,再根据泵管与构筑物的位置情况,使第二滑槽在第一滑槽上滑动适当距离后,用挂钩挂在第一滑槽的固定孔上来使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相对固定,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顺沿泵管的长度,使泵管延伸至本身不能到达的构筑物处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效率,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保证同批混凝土的亲和度,保证施工的质量,构造简洁,使用方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顺沿泵管的长度,使泵管延伸至泵管本身不能到达的构筑物处进行施工,其解决了混凝土不能通过泵管及时输送到泵管到达不了的构件处,耽误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混凝土二次转运时容易发生离析现象,影响构筑物的质量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保证了施工效率,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保证同批混凝土的亲和度,保证施工的质量,构造简洁,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A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B剖切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泵管;2、第一滑槽;21、固定孔;22、紧箍;23、帽杆;24、夹片;25、舌板;26、上层滑体;27、下层滑体;3、第二滑槽;3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鑫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鑫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2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视场长焦距离轴三反式平行光管光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