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热贯通件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3213.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锋;祁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B63B3/48;F16L5/02;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热 贯通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热贯通件及船舶,绝热贯通件包括主管道、套筒、波纹板和绝热填料,主管道穿过套筒,主管道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间隔设置,波纹板上开设有通孔,波纹板具有圆形的内边缘和圆形的外边缘,主管道穿过通孔,主管道的外壁与波纹板的内边缘连接,波纹板的外边缘与套筒的内壁连接,绝热填料填充在主管道和套筒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波纹板的弹性吸收主管道因热胀冷缩带来的形变,防止套筒发生相应的形变,并增大了主管道与套筒之间热传导的距离,波纹板还起到水密和气密的作用。绝热填料一方面进一步减弱主管道对套筒的温度影响,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防止由于主管道的过热或过冷对附近的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热贯通件及船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船舶冷媒管或热媒管需要穿过舱壁或甲板时,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套管与冷媒管或热媒管之间增加胶塞来隔绝冷媒管或热媒管与舱壁或甲板之间的热传递。但此种方式不能达到水密和气密要求,冷媒管或热媒管热胀冷缩容易造成胶塞密封不严,发生凝水渗漏,且胶塞的缓冲作用有限;另一种是冷媒管或热媒管直接与舱壁或甲板焊接,不采取隔热措施,此种方式容易因冷媒管或热媒管的热胀冷缩使甲板或舱壁产生疲劳裂纹甚至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热贯通件,具有良好的绝热效果、水密性和气密性,且可以防止舱壁或甲板因冷媒管或热媒管的热胀冷缩而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其甲板或舱壁不易受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绝热贯通件,包括主管道、套筒、波纹板和绝热填料,所述套筒两端开口,所述主管道穿过所述套筒,所述主管道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波纹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波纹板具有圆形的内边缘和圆形的外边缘,所述主管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主管道的外壁与所述波纹板的内边缘连接,所述波纹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绝热填料填充在所述主管道和所述套筒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波纹板包括若干管筒部、若干过渡部和两个连接部,若干所述管筒部间隔设置,所述管筒部呈筒状,所述管筒部的中心线与所述主管道的中心线平行,所述过渡部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管筒部,所述过渡部呈环状,所述过渡部的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靠近所述主管道或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个所述管筒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的外壁或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若干所述管筒部的中心线均与所述主管道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管筒部的高度小于其他所述管筒部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管筒部的高度为其他所述管筒部的高度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热填料的表面与所述套筒开口侧的端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渡部不凸出于所述绝热填料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波纹板与所述主管道焊接,所述波纹板与所述套筒焊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船舶,包括若干甲板和若干舱壁,所述甲板和/或所述舱壁上贯穿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绝热贯通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甲板和/或所述舱壁与所述套筒的外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3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床垫打底装置的前处理机构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