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冷却外转子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3753.3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奇;刘振清;胡永丽;张腾;杜友耀;李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18;H02K5/20;H02K1/20;H02K3/24;H02K9/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冷却 外转 永磁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冷却外转子永磁电机,涉及电机领域。现有外转子永磁电机大多采用单一空冷或液体冷却,电机功率密度提升能力有限。本实用新型包括定子和外转子,定子包括定子支架轴、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外转子包括外转子机壳、转子永磁体和端盖,端盖上设有轴流风扇进风孔,外转子机壳下部设有出风孔,定子上设有分别用于对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进行冷却的铁芯液体冷却回路和绕组液体冷却回路。通过铁芯液体冷却回路和绕组液体冷却回路可以传递出由定子电枢绕组和定子铁芯产生的热量,通过端盖进风孔、外转子出风孔及电机内部风道形成风冷通道,通过这两种冷却回路的混合冷却方式,可有效提升冷却效果,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降低电机体积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冷却外转子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外转子永磁电机大多采用单一的空冷或液体冷却,电机的功率密度提升能力有限。在特殊的应用环境中,需要尽可能的降低电机重量提高功率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混合冷却外转子永磁电机,以降低电机重量,提高功率密度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冷却外转子永磁电机,包括定子和位于定子外侧的外转子,所述的定子包括定子支架轴、设于定子支架轴上的定子铁芯、设于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的外转子包括外转子机壳、设于外转子机壳内的转子永磁体、设于外转子机壳上端的端盖,所述的端盖的中心通过转子空心轴与定子支架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定子的外周与转子永磁体的内侧之间存有运行间隙,所述的端盖上环绕均布有轴流风扇进风孔,所述的外转子机壳下部环绕均布有出风孔,所述的进风孔、出风孔与电机内部风冷通道组成风冷回路,所述的定子上设有分别用于对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进行冷却的铁芯液体冷却回路和绕组液体冷却回路。通过铁芯液体冷却回路和绕组液体冷却回路可以传递出由定子电枢绕组和定子铁芯产生的热量,通过端盖上的进风孔和外转子机壳下部的出风孔及电机内部风冷通道组成了风冷回路进行风冷散热,通过这两种冷却回路的混合冷却方式下,可有效提升冷却效果,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降低电机体积和重量。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定子支架轴包括竖向内圈、竖向外圈、设于竖向外圈下端外侧的环形平圈、连接于竖向内圈和竖向外圈之间的连接圈,所述的转子空心轴与定子支架轴之间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外转子机壳包括位于中上部内镶所述的转子永磁体的机壳本体和设于机壳本体下端的环形罩板,环形罩板的下端位于环形平圈上端的外侧,并与环形平圈之间存有运转间隙。定子支架轴结构简单,有效实现与转子的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进风孔正对绕组,所述的连接圈上设有竖向通风孔,所述的连接圈的下方位于竖向内圈和竖向外圈的下部之间设有挡风环板,连接圈和挡风环板之间的竖向外圈部位环绕均布有贯穿侧孔,所述的环形罩板上环绕均布有所述的出风孔。进风轴流风的风进入进风孔后,通过绕组分流内外两侧,外侧从向下从绕组及定转子间隙间穿过,再从出风孔出,内侧从向下穿过竖向通风孔,由于下方的挡风环板的阻拦,冷却风只能侧向穿过贯穿侧孔对定子铁芯和绕组的下端部冷却后再从出风孔出,形成完整的风冷回路,可有效冷却转子永磁体、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冷却效果好。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铁芯液体冷却回路包括环绕均布的竖向铁芯冷却管道,所述的竖向铁芯冷却管道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成铁芯液体冷却回路,其内注液冷介质。有效实现铁芯液体冷却回路。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竖向铁芯冷却管道设于竖向外圈的外周壁内,竖向铁芯冷却管道的外侧与铁芯内周壁相贴。可直接对铁芯进行热交换,冷却效果好。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绕组液体冷却回路包括环绕均布的竖向绕组冷却管道,所述的竖向绕组冷却管道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成绕组液体冷却回路,其内注液冷介质。有效实现绕组液体冷却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3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碟形微型充电接地天线多功能弹片
- 下一篇:侧向接触天线接地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