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装置、换热组件及扰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5011.4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2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砚庄;刘小平;瞿福元;李忠堂;苏开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F28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米晶晶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组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组件及扰流结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及扰流结构,扰流结构设置于换热管内,扰流结构包括第一扰流部及第二扰流部。第一扰流部为螺旋状结构,形成有螺旋形第一扰流通道,实现对换热管内中间的水流的扰动作用。第二扰流部呈螺旋状绕设于第一扰流部外侧,并形成螺旋形第二扰流通道,实现对与换热管内壁相接触的水流的扰流效果。由于第二扰流部的螺距小于第一扰流部的螺距,进而第二扰流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一扰流通道的长度,便于增大第二扰流部的扰动作用。通过将第二扰流部固定于第一扰流部上,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扰流部或第二扰流部在受到水流冲击时相对活动而产生噪音,进而实现降噪的目的,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热装置、换热组件及扰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换热器的换热过程为燃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片,再由换热片把热量传递给与连接在一起的换热管,最后由换热管将换热管内的水加热。然而,由于换热管内的水流一般不稳定,进而导致最终出水温度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换热管出水温度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热均匀性的换热装置、换热组件及扰流结构。
一种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
第一扰流部,所述第一扰流部为螺旋状结构;及
第二扰流部,所述第二扰流部呈螺旋状绕设于所述第一扰流部外侧,所述第二扰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扰流部上,所述第二扰流部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一扰流部的螺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扰流部为弹簧型扰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扰流部为扭曲带型扰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扰流部焊接在所述第一扰流部上。
一种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
换热管;及
如上所述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设置于所述换热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扰流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朝向所述换热管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扰流部的一端能够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包括安装部及与安装部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上,所述安装部能够穿设于所述换热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的相对两端上分别连接有一所述连接管,所述第一扰流部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扰流部相对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管上。
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为燃气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5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块及电子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气氨管道快速疏通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