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皮开榫铆接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7544.6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2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明达木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F1/16 | 分类号: | B27F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皮开榫 铆接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皮开榫铆接刀具,属于木材加工附件领域,用于木皮截断,其包括错位设置的上刀具、下刀具,所述上刀具包括上刀身,上刀身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上刀头,上刀头以上刀身为起点在远离上刀身的方向延伸;在上刀身一侧相邻的上刀头之间形成上刀槽;所述下刀具在与上刀头对应的位置处加工有与上刀头配合的下刀槽,相邻的下刀槽之间形成下刀头。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刀具的改进实现对连续木皮的裁切,裁切后的木皮两侧形成可拼合的齿状交错结构,利于后续板材的拼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加工附件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木皮开榫铆接刀具。
背景技术
旋切机在将圆木切削成连续的薄木皮后,需要对这些连续的薄木皮进行裁切并且烘干,烘干后的木皮伸缩变形完成,在后续工艺生产中需要多张拼接成层,多层叠放形成板材。但是由于裁切形成的木皮多为直边,需要采用辅助材料(如线体)对相邻的木皮进行连接,连接的牢固程度多取决于辅助材料由于辅助材料的存在使得相邻层之间的木皮存在缝隙,成型后的板材质量不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皮开榫铆接刀具,其能够通过刀具的改进实现对连续木皮的裁切,裁切后的木皮两侧形成可拼合的齿状交错结构,在后续拼接形成板材的过程中相邻的木皮能够卡合后胶接,在降低工艺难度的同时提高板材生产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木皮开榫铆接刀具,包括错位设置的上刀具、下刀具,所述上刀具包括上刀身,上刀身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上刀头,上刀头以上刀身为起点在远离上刀身的方向延伸;在上刀身一侧相邻的上刀头之间形成上刀槽;所述下刀具在与上刀头对应的位置处加工有与上刀头配合的下刀槽,相邻的下刀槽之间形成下刀头。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刀身与下刀身上均加工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刀头在远离上刀身的方向上延伸并形成刀头侧面及刀头端面,在上刀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刀头侧面、刀头端面分别与下刀槽的刀槽侧面、刀槽端面贴合。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头侧面分别在与上刀身、刀头端面的连接位置处加工有上圆弧形过渡面;所述刀槽侧面分别在与下刀身、刀槽端面的连接位置处加工有与上圆弧形过渡面相同的下圆弧形过渡面。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刀头端面及刀槽端面为圆弧面或直面。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刀头、下刀槽的横截面为扇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刀具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对连续木皮的裁切,且裁切后的木皮在边缘位置处形成榫状结构,在多张木皮拼接形成板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榫状结构相互连接,避免了原有直边结构需要采用绳体等辅助材料连接的弊端,从而避免了不同层级木皮之间因辅助材料造成的空隙,提高了板材的加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木皮边缘形成榫状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木皮拼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节省所需的人员数量,降低生产加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木皮的拼接示意图。
图中:1、上刀具;2、下刀具;3、安装孔。
11、上刀身;12、上刀头;13、上刀槽。
21、下刀身;22、下刀头;23、下刀槽。
121、刀头侧面;122、刀头端面;123、圆弧形过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明达木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明达木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7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药凉茶的中草药初提物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碱性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