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边垂直进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7554.X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边 垂直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侧边垂直进胶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内嵌设有中空的上模仁,所述下模板内嵌设有中空的下模仁和穿过下模仁的型芯,所述型芯能穿入上模仁的中空部位并形成型腔,所述上模板内还贯穿的设有注胶管,所述注胶管的末端设有从垂直于型芯轴线的方向连通型腔的进胶咀,所述进胶咀有衔接注胶管内热流道和型腔的流道。本模具可以避免过多的水口料浪费,而且进胶咀易拆卸,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节省清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边垂直进胶模具。
背景技术
图1是一种注塑模具的示意图,在这个模具里上模板1内有上模仁11,下模板2内有下模仁21和型芯22,上模仁11、下模仁21和型芯22围成一个型腔,型腔由注胶管3注入塑胶。从注胶管3到型腔这段流道是由开设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的槽构成的,并且斜向进入型腔。在注塑过后,每次都会在这段槽内形成水口4,若型腔本来就不大,水口4内的水口料就会导致很大比例的原料浪费。
因此有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模具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边垂直进胶模具,能够防止水口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侧边垂直进胶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内嵌设有中空的上模仁,所述下模板内嵌设有中空的下模仁和穿过下模仁的型芯,所述型芯能穿入上模仁的中空部位并形成型腔,所述上模板内还贯穿的设有注胶管,所述注胶管的末端设有从垂直于型芯轴线的方向连通型腔的进胶咀,所述进胶咀有衔接注胶管内热流道和型腔的流道。
具体的,所述上模板内还穿设有可浮动的顶针,所述顶针的下端紧靠所述型腔。
具体的,所述注胶管的末端两侧各设有一个进胶咀,每个进胶咀连通一个独立的型腔。
具体的,所述进胶咀的外围呈活塞结构,所述上模板内具有收容所述活塞结构的腔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模具可以避免过多的水口料浪费,而且进胶咀易拆卸,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节省清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水路模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侧边垂直进胶模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上模板,11-上模仁,12-顶针,13-腔室;
2-下模板,21-下模仁,22-型芯;
3-注胶管;
4-水口;
5-进胶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边垂直进胶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内嵌设有中空的上模仁11,下模板2内嵌设有中空的下模仁21和穿过下模仁21的型芯22,型芯22能穿入上模仁11的中空部位并形成型腔(未标注),上模板1内还贯穿的设有注胶管3,注胶管3的末端设有从垂直于型芯轴线的方向连通型腔的进胶咀5,进胶咀5有衔接注胶管3内热流道和型腔的流道。进胶咀5是一种独立的中空零件,可以从注胶管3上拆下。工作时,塑胶依次通过注胶管3、进胶咀5进入型腔内,塑胶不会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交界处形成很多的水口料。本模具可以避免过多的水口料浪费,而且进胶咀5易拆卸,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节省清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7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管快拆式水路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两种起吊方式的水利工程用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