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冲击弹性波检测的信号自动激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8219.1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纪刚;姚鑫;王涛;杨峻杰;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陆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冲击 弹性 检测 信号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冲击弹性波检测的信号自动激振装置,包括内置控制器的壳体、驱动机构、击锤、弹性件和压电式传感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垂直且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所述驱动机构和击锤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击锤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上下运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套筒平行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所述弹性件和压电式传感器。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灌浆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冲击弹性波检测的信号自动激振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灌浆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组合材料,在受压过程中借助套筒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使得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能力,同时套筒又借助内填混凝土的支撑作用,增强套筒壁的几何稳定性,改变空套筒的失稳模态。
装配式结构灌浆属于隐蔽工程,若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使得套筒混凝土结构在承载力、应力和应变、刚度及稳定性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严重制约其使用性能和寿命。
针对装配式结构灌浆质量检测,目前使用最多检测方法为冲击回波法:通过在待测物表面进行激振,然后利用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对频域进行分析,进而判定灌浆质量。
在现场数据采集过程中,因不同击打方向、接触时间、击打力度对测试结果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现有激振方式做进一步优化设计,以利于灌浆质量的检测精度、检测效率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在现场数据采集过程中因不同击打方向、接触时间、击打力度对测试结果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冲击弹性波检测的信号自动激振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本方案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基于冲击弹性波检测的信号自动激振装置,包括内置控制器的壳体、驱动机构、击锤、弹性件和压电式传感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垂直且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底面;所述驱动机构和击锤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击锤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上下运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套筒平行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所述弹性件和压电式传感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壳体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电式传感器;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远离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驱动机构和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为推拉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或者弹性橡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套筒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中心孔刚好容纳所述压电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环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的多块限位突台组成,且各限位突台之间存在空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开口端设有筒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开关按键。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中部为空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BNC接口和调节按键。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套筒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且可沿滑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套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陆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陆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8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感器柔性线圈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学思维训练的数学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