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8687.9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术伟;李翠;章思亮;王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苏蓓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稳定性 变化 全天候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边坡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包括边坡桩,所述边坡桩的左端面连接边坡,所述边坡桩的内壁活动插接锚杆,所述锚杆的左端延伸至边坡的内层,所述锚杆的外壁设置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所述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承载板一与承载板二,所述承载板二的右端外壁连接加载垫板,所述加载垫板与锚杆的连接处设置锁定螺母,所述承载板一的左侧外壁设置支撑,及时反馈监测信息以便施工单位采取相应加固、补救措施达到保护基坑和周边环境的目的,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使工程顺利完成,制造成本低,易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边坡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现有边坡位移监测的常规手段为高精度全站仪测量位移变量,通过位移变量的分析来判定边坡的安全稳定状态。
观测方法: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已知点连线的夹角的方法。如图3:
测定待求点C坐标时,先计算已知点A、B的方位角
测定角度β和边长BC,根据公式
计算BC方位角:αBC=αBA+β
计算C点坐标:
XC=XB+S·COS(αBC)
YC=YB+S·SIN(αBC)
常规测量过程中存在人为、系统、环境等诸多干扰因素,并且测量程序复杂,数据采集后需要较长的时间处理数据,不能及时反映情况。尤其在恶劣天气环境下,监测人员不具备测量条件,此时基坑边坡安全隐患大,现场巡视人员不能直观实时的了解边坡的安全状态。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包括边坡桩,所述边坡桩的左端面连接边坡,所述边坡桩的内壁活动插接锚杆,所述锚杆的左端延伸至边坡的内层,且锚杆的左端与边坡内层连接处设置锚固层,所述锚杆的外壁设置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且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设置在边坡桩的右侧,所述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的左右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承载板一与承载板二,且承载板二设置在承载板一的右侧,所述承载板二的右端外壁连接加载垫板,所述加载垫板与锚杆的连接处设置锁定螺母,所述承载板一的左侧外壁设置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边坡稳定性变化全天候测量装置包括外罩壳,所述外罩壳的内腔顶部设置电源,所述外罩壳内腔左侧内壁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电源正极接触片、绿灯电源负极接触片、黄灯电源负极接触片与红灯电源负极接触片,所述电源正极接触片、绿灯电源负极接触片、黄灯电源负极接触片与红灯电源负极接触片均电性连接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绿灯电源负极接触片、黄灯电源负极接触片与红灯电源负极接触片长度均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绿灯电源负极接触片的变形量在0~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未经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8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油管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