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8968.4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1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祁锦明;宋篪;林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锦明 |
主分类号: | E04H12/16 | 分类号: | E04H12/16;B28B21/60;B28B21/86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环 预应力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多根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预应力环向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纵向筋上套装有芯模支撑环,所述的芯模支撑环的内径大于纵向筋的直径,所述的芯模支撑环的内凸点与芯模相切。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由于芯模支撑环的内孔大于纵向筋的直径,可以保证芯模支撑环能顺利穿到纵向筋上,并在缠绕环向筋前能顺利的将其沿纵向筋分布均匀,由于环向筋的张紧力作用可以使纵向筋靠在芯模支撑环的内孔内侧,直接通过芯模支撑环将环向筋的预应力传递给芯模,环向预应力更加均匀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电杆、通讯杆、风电塔筒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杆的钢筋骨架都是由架立圈、纵向筋和环向筋构成,由于架立圈只是起到防止纵向筋因重力而弯曲的作用,因此无须承受大的径向力。架立圈自身刚度较小且内部无刚性支撑,成型后位于混凝土杆体内部,在杆体内表面无暴露的内凸点,这种架立圈无法使纵向筋在受到环向筋压力时保持不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ZL201410062493.1公开了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及其制作方法,其结构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外层预应力环向筋,沿所述的纵向筋内侧环向设有芯模支撑环向筋,且此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内凸点与所述混凝土杆体的内表面平齐,所述的纵向筋均匀分布在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向筋的外围。它的基本原理是把环向筋的张力通过纵向筋然后传递给芯膜支撑环向筋,最后传递给芯模,在混凝土固化后脱去芯模,使环向应力传递给混凝土达到环向预应力效果。这种方法虽然能达到产生环向预应力的效果,但芯膜支撑环向筋的制作比较复杂,且由于芯模比较光滑,在安装和定位芯膜支撑环向筋时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将芯模装入纵向筋内部时经常会出现芯膜支撑环向筋移位,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不仅简化了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的结构,还可以使环向预应力更加均匀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由于取消了芯膜支撑环向筋安装制作工序,也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环向预应力的混凝土杆,包括外围的混凝土杆体,均匀分布在此混凝土杆体内部的多根纵向筋,缠绕在此纵向筋外围的预应力环向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纵向筋上套装有芯模支撑环,所述的芯模支撑环的内径大于纵向筋的直径,所述的芯模支撑环的内凸点与芯模相切,所述的纵向筋与芯模支撑环的内孔内侧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芯模支撑环对齐套装在多根纵向筋上或交错套装在多根纵向筋上,其间距为0.3m~1 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芯模支撑环的内孔为圆形,外围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芯模支撑环为封闭的芯模支撑环或带开口的芯模支撑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当所述的芯模支撑环为封闭的芯模支撑环时,其材质为金属、高分子材料或混凝土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当所述的芯模支撑环为带开口的芯模支撑环时,其材质为金属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芯模支撑环与芯模相切的内凸点处的高度H小于杆体的壁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芯模支撑环与芯模相切的内凸点处截面实体的高度h大于5mm。
与现有本技术相比,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锦明,未经祁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8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钢管热处理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安装的太阳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