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准无损伤的口红脱模灌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3944.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金继月;戴永求;梁万勇;叶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科维思日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40/16 | 分类号: | A45D4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损伤 口红 脱模 灌装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红脱模灌装模具,公开了精准无损伤的口红脱模灌装模具,其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上设有多组位置相对的脱模孔与容置槽,上模具的底部设有倾斜的第一斜面且其角度与口红管顶端的倾斜角度相同;容置槽底壁壁面倾斜形成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下模具的底部设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的顶部位于下容置槽的外侧,进气孔顶部至容置槽的边缘处之间设有进气槽口。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斜面为口红管端部的斜口提供参照,以将斜口的方向调整到位,保证口红的端部斜面与口红管的斜口相匹配;另外,其通过对下模具内部的进气通道进行改进,让气体由口红外侧进入,避免局部气压过大对口红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灌装模具,尤其涉及了精准无损伤的口红脱模灌装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斜口口红脱模模具在灌装的时候存在以下问题:斜口口红管生产出来存在形状不标准,同时口红管顶端的斜口无法和口红的顶端的斜面对齐,现在解决该种问题大多采用人工进行调整,由于缺乏参照物容易出现视觉误差,导致灌装的口红无法达到要求;此外,现有的模具未设置对口红的保护结构。在气吹的时候容易出现局部吹力过大,从而将口红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精准无损伤的口红脱模灌装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精准无损伤的口红脱模灌装模具,其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上设有多组位置相对的脱模孔与容置槽,脱模孔用于倒置口红管,容置槽用于存放口红,上模具的底部设有倾斜的第一斜面,该斜面的角度与口红管顶端的倾斜角度相同,脱模孔由上模具顶端延伸到斜面处形成斜口;容置槽底壁壁面倾斜形成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下模具的底部设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的顶部位于下容置槽的外侧,进气孔顶部至容置槽的边缘处之间设有进气槽口,气体由进气孔进入经过进气槽口到达容置槽的槽底处对容置槽内的口红进行吹离以灌装到上模具内的口红管内。
作为优选,第一斜面两端设有向下延伸并与下模具上顶面配合的对接台,对接台及下模具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两者相互抵靠并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实现定位。
作为优选,上模具左右两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台,上模具脱模时脱模机的抬升结构作用于延伸台底面将上模具抬升实现脱模。
作为优选,下模具由后侧部分和前侧部分拼接,容置槽由前侧部分上的凹槽和后侧部分的凹槽构成;后侧部分为L形且其横向部分的顶部为第二斜面,前侧部分底部贴合于第二斜面且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第二斜面处设有向下的凹槽,凹槽与容置槽位置相对,进气槽口位于凹槽外侧且其将凹槽与进气孔顶部连通。
作为优选,容置槽及脱模孔均为圆孔形,容置槽的直径小于口红管的内径,以在成型的口红圆周外侧与口红管内侧壁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斜面为口红管端部的斜口提供参照,以将斜口的方向调整到位,保证口红的端部斜面与口红管的斜口相匹配;另外,其通过对下模具内部的进气通道进行改进,让气体由口红外侧进入,然后由口红与容置槽槽壁间的缝隙上升并将口红吹离,该过程避免了因局部气压过大对口红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上模具中部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下模具容置槽处的剖视图。
图5是下模具螺栓位置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科维思日化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科维思日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3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