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4143.3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伟;周君;吴忠仕;周洋;钟亚;林佳;文鑫鑫;王瑶;王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E21F3/00;E21F5/04;E21D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温 隧道 通风 降温 系统 | ||
1.一种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所述高地温隧道包括正洞以及与所述正洞连通的斜井,还包括与所述正洞连通的迂回导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降温系统包括,
在所述正洞与所述斜井的连通交界处设置储风装置,且通过所述斜井将风力输送至所述储风装置内,并通过储风装置输出风力流通至所述正洞内;
若干风力接力装置,其沿所述正洞的空间内位于储风装置的输出方向等距间隔设置,用于使风力均匀传输至所述正洞的各个节段;
降温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储风装置内,用于降低输入所述储风装置内的风力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装置的输出风力的端部通过若干软式风管将风力输送至所述正洞的各个节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导坑沿所述正洞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贯通的连通点,所述软式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其沿所述迂回导坑的长度设置、且在所述迂回导坑与所述正洞的每一连通点处均连通设置有一分管,每一分管的出口均连通所述正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风力接力装置包括:
多个轴流风机,且每一所述轴流风机均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风管的每一对应所述分管的节段上,用于将风力均匀输送至正洞的各个节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风装置包括:
储风室,其为密封结构的立体腔室,且设置在所述正洞内一侧;
所述储风室内部采用型钢做支撑,所述储风室的外部通过密封钢板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蓄水池,其设置在所述储风室内底部;
制冷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储风室内靠近所述斜井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风力接力装置还包括:
若干射流风机,其均等距间隔设置在正洞内远离所述储风室的一侧,且每一所述射流风机的引导风力方向正对所述储风室的方向,用于将所述正洞内的高温气流排出所述正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高地温隧道的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有连通外部的进水管道,用于输水;
还包括,出水管道,其一端通过水泵连通至所述蓄水池,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正洞内,沿所述正洞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出水管道位于所述正洞内的节段上,等距设置有出水喷头,用于将清水喷洒至所述正洞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41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伞骨与伞布连接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破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