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用缓冲弹簧圈的复合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4522.2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4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高;顾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22/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减震 装置 缓冲 弹簧 复合 冲压 模具 | ||
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用缓冲弹簧圈的复合冲压模具,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由机床滑块、上模板、下模、挤压凸模、成型模、导柱和导柱套组成;将冲孔工序后的零件板料放置于下模的挤压工序置料台阶内,通过挤压凸模和挤压凹模,挤压出下边呈椭圆形上边两边内翻的挤压件,将上次挤压出的挤压件放置于成型置料腔内,利用限位柱对带孔挤压件进行限位,通过成型压头和成型置料模腔加工出底部带有圆孔,顶部带有收缩缝的缓冲弹簧圈,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了挤压和成型两道工序,简化了生产工序流程,实现了对缓冲弹簧圈的快速成型加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用缓冲弹簧圈的复合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是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农用薄膜、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针刺法是无纺布生产的重要加工工艺,目前针刺法加工的无纺布在整个无纺布产量中占比很大,而针刺机就是针刺法生产的主要设备,所以保证针刺机安全有效运行对无纺布的生产很重要,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偏心连杆机构驱动针板高频率上下运动而产生震动,震动大时会造成断针现象而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长期震动还会降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了设备维护保养的成本。为了减少震动、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行可靠性,需设计出一种专用于针刺机减震装置,装置中用于减震的缓冲弹簧圈属于非标准件,其成型工序包括剪板、冲孔、挤压、成型,传统工艺流程工序偏多不利于生产管理,为了简化生产工序流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设计出一种缓冲弹簧圈的加工模具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中缓冲弹簧圈属于非标准件,传统制备弹簧圈的工序由剪板、冲孔、挤压、成型组成,存在加工工序多,生产效率低,不利于生产管理等不足,提出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用缓冲弹簧圈的复合冲压模具,可在一个冲程内完成挤压和成型两道工序,可简化生产工序流程,可以实现对缓冲弹簧圈的快速成型加工,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用缓冲弹簧圈的复合冲压模具,包括与冲压机床相连接的机床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冲压模具由上模板和下模构成,所述上模板连接设置在所述机床滑块的底部,所述上模板的底面两端设有导柱套,所述导柱套之间设有挤压凸模和成型模,所述挤压凸模底部固定设有挤压头,所述成型模底部固定设有成型压头,所述下模两侧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之间设有挤压凹模和成型置料腔,所述挤压凹模的外围设有置料台阶,所述成型置料腔的底部设有限位柱,冲孔后的零件板料置入置料台阶中通过挤压头下压与挤压凹模挤压形成挤压件,将带孔的挤压件置入成型置料腔中并通过限位柱对挤压件进行定位,通过下压成型压头即可成型得到缓冲弹簧圈。
所述导柱套有4个,分别设置在上模板的四角落;导柱有4个,分别设置在下模的四角落;导柱套的高度大于导柱的高度,导柱套与导柱形成间隙滑动配合。
所述挤压头呈椭圆形,挤压凹模、成型压头、成型置料腔均为相同规格的半椭圆槽,挤压头的上顶和成型压头的上底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挤压头与成型压头等宽设置,挤压凹模与成型置料腔等宽设置。
所述限位柱卡接设置在成型置料腔的底面中心位置,限位柱的直径小于料板上冲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针刺机减震装置用缓冲弹簧圈的复合冲压模具,由机床滑块、上模板、下模、挤压凸模、成型模、导柱和导柱套组成;将冲孔工序后的零件板料放置于下模的挤压工序置料台阶内,通过挤压凸模和挤压凹模,挤压出下边呈椭圆形上边两边内翻的挤压件,将上次挤压出的挤压件放置于成型置料腔内,利用限位柱对带孔挤压件进行限位,通过成型压头和成型置料模腔加工出底部带有圆孔,顶部带有收缩缝的缓冲弹簧圈,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了挤压和成型两道工序,简化了生产工序流程,实现了对缓冲弹簧圈的快速成型加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4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