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层后浇带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5413.2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邸瑞吉;李泽阳;史永恒;赵荣生;王永强;赵铎;常文波;杨一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2 | 分类号: | E04G11/5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杨陈凤 |
地址: | 03000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层 后浇带 支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楼层后浇带支撑体系,包括了中心线与后浇带中心线重合,为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承载面的后浇带整板;沿后浇带整板中心线对称平铺延展设于后浇带整板的两侧的独立板带;沿独立板带外侧平铺外展,与独立板带共同构成楼层结构板的浇筑承载面的大面模板;支撑设于独立板带下方的独立支撑架;支撑设于大面模板下方的满堂脚手架。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体系只保留后浇带两侧两条模板带和对应支撑架,避免了整跨材料不拆使材料周转不利;施工缝剔凿清理方便;施工质量可靠,不易产生下挠裂缝;二次支模简单快捷。能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材料费用的投入,从而节省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层后浇带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楼层后浇带处的支撑做法通常采用整跨楼板不拆模或者对后浇带两侧模板拆后局部回顶。
以上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后浇带应在同层楼板浇筑45天后方可浇筑,整跨模架不拆除使大量材料不能周转。2、后浇带浇筑前需对后浇带的施工缝进行剔凿清理,以避免质量缺陷的产生,整跨不拆摸的支撑工艺由于模板的影响使剔凿清理工作不易进行。3、后浇带两侧顶板拆后回顶会使楼板在后浇带处形成悬挑区域,易产生下挠裂缝,同时也不符合规范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支撑体系工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楼层后浇带支撑体系,该系统有效解决了常规施工工艺材料大量积压不能周转、施工缝清理时无作业面、易出现下挠裂缝问题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层后浇带支撑体系,包括:
后浇带整板,中心线与后浇带中心线重合,为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承载面;
独立板带,沿后浇带整板中心线对称平铺延展设于后浇带整板的两侧;
大面模板,沿独立板带外侧平铺外展,与独立板带共同构成楼层结构板的浇筑承载面;
独立支撑架,支撑设于独立板带下方;
满堂脚手架,支撑设于大面模板下方。
所述独立支撑架包括独立支撑架纵杆、独立支撑架横杆和独立支撑架立杆,独立支撑架纵杆沿独立板带纵向通长设置,两侧独立支撑架纵杆通过若干独立支撑架横杆连接,独立支撑架纵杆和独立支撑架横杆的连接交汇处连接独立支撑架立杆,独立支撑架立杆的顶端连接有顶托。
所述顶托包括水平底座、方钢龙骨和套管,套管垂直连接于水平底座的下底面中央,独立支撑架立杆与套管插接配合,水平底座的上表面平行均布安装三块方钢龙骨,三块方钢龙骨构成两个连接卡槽。
所述满堂脚手架包括满堂脚手架纵杆、满堂脚手架横杆和满堂脚手架立杆,若干满堂脚手架纵杆均布平行于独立支撑架纵杆方向设置,满堂脚手架纵杆通过若干满堂脚手架横杆连接,满堂脚手架纵杆和满堂脚手架横杆的交汇处连接满堂脚手架立杆;满堂脚手架的顶部设有双钢管主龙骨,主龙骨的两根钢管对应卡接于顶托的两个连接卡槽内,双钢管主龙骨上方设有用于支撑大面模板的方木龙骨。
所述独立支撑架立杆和满堂脚手架纵杆沿纵向的设置位置相互错开。即两根独立支撑架立杆有一根满堂脚手架纵杆,两根满堂脚手架纵杆之间有一根独立支撑架立杆,采取的是隔一设一的方式。
所述独立板带的宽度为300mm。
所述后浇带整板的宽度大于后浇带的浇筑混凝土宽度。
所述套管的长度为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5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溢流不锈钢锅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墙面涂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