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管式余热回收炒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5419.X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鞠木春;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立灶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沈建琴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式 余热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炒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盘管式余热回收炒灶。包括炒灶机构,炒灶机构上设有用于回收锅炉多余热量的循环水路热回收机构,循环水路热回收机构连接有恒温出水系统。炒锅机构包括有上炉膛、下炉膛、设置在下炉膛中心的燃烧灶,下炉膛侧壁和底面均设有夹层空腔。循环水路热回收机构包括有绕设在夹层空腔内的炉膛内循环水路、绕设在下炉膛外侧壁的炉膛外循环水路、进水口、出水口;恒温出水系统包括有控制器、供水水路,出水水路,供水水路上设有水流传感器和阀门组件,出水水路上设有温度探头;水流传感器、阀门组件、温度探头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利用炒灶余热对水进行加热并可控制出水温度,提高热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炒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盘管式余热回收炒灶。
背景技术
目前,炊用燃气炒灶已成为烹饪各种菜肴的厨房炊用主要工具。传统炊用燃气炒灶耗能大、能效低,连基本的25%热效率指标都达不到,尤其鼓风式灶,虽能满足烹饪所需燃烧火力而提高热负荷,但能效甚低,一般热效率仅在20~25%之间,则75%以上的燃烧热能通过烟道就白白排放浪费掉了。在燃气燃烧的过程中需不断补充充足的氧气,才能使燃气充分的燃烧,而燃烧后的废气通过单烟道排出又使得废气的余热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现需要一种对燃烧中炉膛多余的热量以及燃烧后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充分利用燃气炒灶,市场上有少量可对余热进行回收的燃气炒灶,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循环水管接触燃气炒灶的各个部位,循环水管内的水通过热传递对余热进行吸收并储存热能,被加热后的水可直接用来洗碗等,但由于燃气炒灶的余热不稳定,因此循环水管内的水温不稳定、不可控也无法知晓,若直接用手使用水温过热的水,容易带来烫伤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效利用炒灶余热并可控制出水温度盘管式余热回收炒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盘管式余热回收炒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炒灶机构,炒灶机构上设有用于回收锅炉多余热量的循环水路热回收机构,所述循环水路热回收机构连接有恒温出水系统;
所述炒锅机构包括有上炉膛、下炉膛、设置在下炉膛中心的燃烧灶,所述下炉膛侧壁和底面均设有夹层空腔;
所述循环水路热回收机构包括有绕设在夹层空腔内的炉膛内循环水路、绕设在下炉膛外侧壁的炉膛外循环水路、进水口、出水口;
所述恒温出水系统包括有控制器、与进水口连接的供水水路,与出水口连接的出水水路,所述供水水路上设有水流传感器和阀门组件,所述出水水路上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水流传感器、阀门组件、温度探头均与控制器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炉膛内循环水路、炉膛外循环水路内的水对下炉膛的内部和外侧的余热均进行回收,有效减少热量的损失,降低炒灶的温度从而避免炒灶温度过高而受损。恒温出水系统的设置可确保循环水管内的水温保持在某一个使用者设定好的恒定值,便于其使用,也可有效避免出现烫伤等安全隐患。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膛内循环水路呈螺旋状绕设在夹层空腔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炉膛外循环水路呈螺旋状绕设在下炉膛外侧壁。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门本体、电机、连接杆,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杆控制阀门本体的开与关。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三通阀,所述温度探头通过三通阀设置在出水水路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供水水路与外接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水路与外接出水口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所述燃烧灶包括有侧风炉壳、炉芯、火盖、点火感应针、和风机;所述侧风炉壳设置在下炉膛中心,所述炉芯设置在侧风炉壳内,火盖盖设在炉芯上方,所述点火感应针设置在炉芯内,所述侧风炉壳与风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立灶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立灶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5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