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7075.6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汤浪;张玉柱;张少杰;刘黎;王开厂;甄义伟;任永力;王文杰;陈模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西金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00 | 分类号: | B65G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1519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胶带 运输机 尾端 皮带 机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包括顶板,U型孔,中板,竖板,底座和顶座;所述顶板与中板之间通过设置隔板熔接一体式连接并在拐角处设置有加强筋,且顶板与中板均为U型连接构造;所述中板四周底部均通过熔接四组竖板一体式设置有底座;通过留设底座间距,可以增加机尾的可清理性,提供从外侧向内配合工具清理煤渣的能力,当机尾有积煤时,从侧面和后端能及时清理积煤,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皮带的运行效益,从而达到使用效果,有效提升了皮带机尾的综合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胶带运输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
背景技术
皮带机尾广泛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其作用是整部皮带的导向和固定,胶带运输机底皮带的煤会源源不断流向机尾,通过机尾处结构对煤矿进行收集等作业。
基于上述,目前使用的机尾在胶带运行时不能清理积煤,给生产和安全造成诸多影响,可能导致胶带运行产生跑偏,造成挂边或者撕带事故,增加胶带运行阻力,增加费用,在安全方面造成了众多的不安全因素。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机尾在胶带运行时不能清理积煤,给生产和安全造成诸多影响,可能导致胶带运行产生跑偏,造成挂边或者撕带事故,增加胶带运行阻力,增加费用,在安全方面造成了众多的不安全因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煤矿胶带运输机尾端的皮带机尾结构,包括顶板,U型孔,中板,竖板,底座和顶座;所述顶板与中板之间通过设置隔板熔接一体式连接并在拐角处设置有加强筋,且顶板与中板均为U型连接构造;所述中板四周底部均通过熔接四组竖板一体式设置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中板两侧隔板中均开设有U型孔,且U型孔顶部中间均贯穿顶板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侧均设置为平行的倾斜结构,且底座转折处均为圆弧结构;所述顶板与中板两侧端底部底座之间通过熔接设置连接桥一体化连接,且此处底部底座外侧斜面结构处顶部均一体式设置为平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侧两组之间的间距均为420mm*200mm。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后侧两组之间的间距为320mm*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留设底座间距,可以增加机尾的可清理性,提供从外侧向内配合工具清理煤渣的能力,当机尾有积煤时,从侧面和后端能及时清理积煤,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皮带的运行效益,从而达到使用效果,有效提升了皮带机尾的综合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顶板,101、U型孔,2、中板,3、竖板,4、底座,5、顶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西金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黔西金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7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掘进工作面皮带过风门的防逆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龙骨安装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