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7125.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唐至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林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0 | 分类号: | B22D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取用 浇铸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包括机架、臂杆驱动机构和汤勺驱动机构,臂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和取汤臂,第一驱动部带动取汤臂移动,汤勺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和上方开口的汤勺,第二驱动部带动汤勺转动,汤勺上转动连接有上盖,上盖能够将汤勺的上方开口遮挡,取汤臂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上盖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能够搭在支撑杆上。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外界杂质容易落入汤勺中进而影响铸造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铸造成型中,将熔融的浇铸液(如铝合金液、锌合金液)从保温炉中取出并注入到浇铸模具中进行铸造成型,因熔融的浇铸液温度可高达上千摄氏度,传统的人工取用浇铸液进行浇铸的方式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浇铸效率都有极大地改善空间。
现有技术中常用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如给汤机来代替人工进行浇铸,给汤机包括机架、臂杆驱动机构和汤勺驱动机构,臂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轮蜗杆组件、第一传动轴和五连杆传动机构,汤勺驱动机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轮蜗杆组件、第二传动轴、链条组和汤勺,臂杆驱动机构使得五连杆传动机构的取汤臂往返于保温炉与浇铸模具之间,汤勺驱动机使得汤勺实现舀汤和倒汤动作,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舀汤:给汤机启动后,五连杆传动机构带动汤勺进入到保温炉内,汤勺驱动机构使得汤勺的取汤口向下旋转到达便于取汤的角度,接着五连杆传动机构带动汤勺浸入到保温炉的浇铸液内,浇铸液经过取汤口进入到汤勺内,再接着五连杆传动机构带动汤勺向上移出到保温炉上方。
第二,移汤:汤勺驱动机构使得汤勺沿着取汤口向上的方向旋转,并使得汤勺的取汤口和出汤口保持水平后停止汤勺驱动机构;接着五连杆传动机构带动汤勺移动至浇铸模具旁边。
第三,倒汤:汤勺驱动机构再次启动,使得汤勺的出汤口向下旋转,汤勺内的熔融浇铸液从出汤口倒入到浇铸模具内,完成倒汤过程。
现有技术虽然使用给汤机代替人工解决了安全性的问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汤勺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杂物容易直接落入到汤勺内,使得汤勺内的浇铸液含有杂质,进而影响铸造产品的质量。
第二,保温炉内温度达上千摄氏度,在舀汤的过程中,五连杆传动机构的连杆部分结构处于保温炉的正上方,浇铸液产生的热气直接向上冲击五连杆传动机构,使得五连杆传动机构容易因高温而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外界杂质容易落入汤勺中进而影响铸造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包括机架、臂杆驱动机构和汤勺驱动机构,臂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和取汤臂,第一驱动部带动取汤臂移动,汤勺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部和上方开口的汤勺,第二驱动部带动汤勺转动,汤勺上转动连接有上盖,上盖能够将汤勺的上方开口遮挡,取汤臂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上盖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能够搭在支撑杆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时,当汤勺舀汤完成后,汤勺的上方开口被上盖遮挡,也即汤勺内的浇铸液被上盖遮挡,在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对浇铸液进行移汤的过程中,外界的杂物不会直接落入到汤勺内,进而避免了汤勺内的浇铸液在移汤过程中参入杂质的可能,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利于铸造产品质量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林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林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7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