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软体集雨水窖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0114.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亿龙(佛山)节能灌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唐一鸣 |
地址: | 5285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软体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软体集雨水窖,包括窖体,所述窖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对称横向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中,将容纳腔放入窖体中固定,由于支撑板为弧形,集雨罩在容纳腔边缘的位置形成一个弧形,可以收集大量雨水同时将滤渣就在集雨罩的弧形凹槽内,在通过人工清理,不会造成泥沙、滤渣的堆积,同时由支撑板和伸缩杆的固定可以避免因雨水收集过多而导致集雨罩坍塌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集雨水窖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软体集雨水窖。
背景技术
在一些干旱地区或者偏远山区中,农作物的灌溉往往需要从很远的地方取水,牵设管道又不切实际,从而收集雨水成为了一种经济适用的办法。传统的雨水收集是在地面开挖池体,在池壁加盖混凝土,形成水坑收集雨水。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混凝土,造价高,而且防渗透性差,水质容易变异;
传统的雨水收集方式是建造混凝土水窖,这种水窖建造相对复杂,水质也没法起到很好的保护,密封和防渗透性能很差,且现有的柔性集水窖表面集雨预留进口太小,过滤网容易堵塞,导致进水不畅,表面聚集的雨水过多,由于雨水的重力会压垮整个柔性水窖,由于柔性水窖为全封闭上表面过滤式,在集雨的过程中很难将雨水中的细小泥沙过滤干净,导致窖体内长年沉淀大量泥沙,无法人工或者器械清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软体集雨水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软体集雨水窖,包括窖体,所述窖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对称横向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容纳腔的上表面设有集雨罩,所述集雨罩的四周与窖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雨罩的外表面且位于容纳腔边缘与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位于容纳腔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底部,所述水管位于容纳腔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且靠近窖体外表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扣环,所述集雨罩的上表面且位于窖体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环绕在窖体上表面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集雨罩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伸缩杆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窖体的上表面四周为斜面形状。
优选地,所述固定扣环通过铁钉或者铝铆钉固定在窖体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弧形,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高度高于容纳腔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位于容纳腔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底部,所述水管位于容纳腔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亿龙(佛山)节能灌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机亿龙(佛山)节能灌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0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山坡的柔性水窖
- 下一篇:一种集雨水窖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