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1721.6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9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泥卫东;张思思;张春辉;钟红春;马超伟;齐西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天众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33;F23G5/027;F23G5/20;F23G7/06;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安军永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水泥 协同 处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它包括污泥罐车、污泥卸料坑、行车抓斗、污泥储坑、污泥料仓、板喂机、定量给料机、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破碎机、振动筛、窑尾热盘炉和第二U型胶带输送机,污泥罐车将污泥运至污泥卸料坑或污泥料仓,污泥卸料坑的污泥通过行车抓斗送至污泥储坑,污泥储坑内的污泥通过行车抓斗送至污泥料仓,污泥料仓通过板喂机与定量给料机相连,定量给料机通过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连接至破碎机,破碎机与振动筛相连,振动筛分别与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和第二U型胶带输送机相连,第二U型胶带输送机连接至窑尾热盘炉。本实用新型对干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进过破碎和筛分后,颗粒均匀度更好,燃烧更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干化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策提及城市污泥干化后出厂,干化后污泥含水率一般为30%~40%,主要处置方式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制作营养土、堆肥干化、环保建材利用等。中国水泥“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比由2015年的3%到2020年提升到15%。
相似技术方案:将干化污泥只作为污泥颗粒后,送入水泥窑尾烟室焚烧(来至:污泥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干污泥被直接输送进分解炉或破碎后输送至分解炉(来至:一种处置污泥的水泥窑系统)。
现有利用水泥窑处置干污泥的技术为将干污泥直接输送至分解炉或者水泥窑进行燃烧处置。存在处置量小;干污泥容易板结,形成较大块状,不利于充分燃烧;干污泥容易在设备中板结;对窑系统稳定运行影响大,需随时调整喷煤量和风量的缺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对干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进过破碎和筛分后,颗粒均匀度更好,燃烧更充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干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包括污泥罐车、污泥卸料坑、行车抓斗、污泥储坑、污泥料仓、板喂机、定量给料机、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破碎机、振动筛、窑尾热盘炉和第二U型胶带输送机,污泥罐车将污泥运至污泥卸料坑或污泥料仓,污泥卸料坑的污泥通过行车抓斗送至污泥储坑,污泥储坑内的污泥通过行车抓斗送至污泥料仓,污泥料仓通过板喂机与定量给料机相连,定量给料机通过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连接至破碎机,破碎机与振动筛相连,振动筛分别与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和第二U型胶带输送机相连,第二U型胶带输送机连接至窑尾热盘炉。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罐车在停窑时将污泥运至污泥卸料坑。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罐车在窑正常运行时将污泥送至污泥料仓。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罐车、污泥卸料坑、行车抓斗、污泥储坑、污泥料仓、板喂机、定量给料机、第一U型胶带输送机、破碎机、振动筛均与收尘系统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尘系统分别与除臭系统、篦冷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为热盘炉+水泥窑协同处置干污泥技术。热盘炉镶嵌于分解炉锥部,干污泥先进行筛分、破碎的预处理后,均匀的污泥颗粒输进入热盘炉内进行燃烧,在热盘炉内最长可停留45min,几乎达到了充分的燃烧,干污泥燃烧后的烟气进入分解炉,少量较大颗粒的烧结渣进入水泥窑被制作为熟料。干污泥对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大大减少,并且干污泥处置量也可实现大幅度的增加,最大处置量可达600t/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干污泥中仍然有大量的微生物存活,所以在堆存的过程中,会有发酵作用导致污泥出现板结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对干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进过破碎和筛分后,颗粒均匀度更好,燃烧更充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天众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蓝天众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1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