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2856.4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5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江华;许瑞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华;许瑞先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31;B60L5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梁悦敏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共享 平台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系统包括充电小车、连接于室内天花板上的轨道系统以及连接于轨道系统内的主电缆,充电小车上连接有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设备、用于使充电小车停止在预设停止位置的自动引导车导航系统、用于与主电缆适配的受电弓和给充电小车供电源的触滑线,充电小车与轨道系统活动连接以使得充电小车能沿着轨道系统行进,轨道系统沿车位通道方向布设,轨道系统分为主轨道系统、变轨道系统和定位轨道系统。本技术方案布设少量的充电设备即可满足多车辆充电需求,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室内停车场用地面积;充电小车可根据需求随时灵活调度,非常高效、便捷,且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资源稀缺出现上升趋势。就目前看来,充电桩的配置在迎合市场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因各小区及公共区域电动汽车数量不详导致无法合理配置,配置少了满足不了需求,配置多了又造成各项资源浪费;
充电桩或充电设备有集中配置和自行配置两种方案,集中配置类似于加油站集中充电,最快快充也在半小时以上,车主很难长时间等待。因此,为了节约时间,许多小区、单位、公共区域采用自行配置,而自行配置由于要采用一位一充,即一个车位一台充电设备,对空间及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自行配置中,假设某小区地下停车库车位100个,每天车辆入库真正有充电需求的汽车不会高于30%,如按一车一充来配置,则需要共100个充电桩,并且充电桩的位置固定,其前期投入包括充电桩100个,线槽沟、布线等。前期投入较大、空间、工程周期较长、后期维护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自行配置,布设少量的充电设备即可满足多车辆充电需求,以降低成本及空间,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小车、连接于室内天花板上的轨道系统以及连接于轨道系统内的主电缆,充电小车上连接有用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设备、用于使充电小车停止在预设停止位置的自动引导车导航系统、用于与主电缆适配的受电弓和给充电小车供电源的触滑线,充电小车与轨道系统活动连接以使得充电小车能沿着轨道系统行进,轨道系统沿车位通道方向布设,轨道系统分为主轨道系统、变轨道系统和定位轨道系统,主轨道系统通过变轨道系统分别与两侧的定位轨道系统连接以使得充电小车能从主轨道系统变道至定位轨道系统,或从定位轨道系统变道至主轨道系统。
设计原理: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许多小区、单位、公共区域采用自行配置,而自行配置由于要采用一位一充,即一个车位一台充电设备,对空间及资源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设置有充电小车和轨道系统,充电小车根据需求能沿着轨道系统行进至需要充电的停车位处给电动车充电,相较于现有技术一车位配置一充电桩,本申请布设少量的充电设备即可满足多车辆充电需求,降低了成本;无需在室内停车场内布设大量的充电桩,减少了室内停车场用地面积,对于寸土寸金的部分城市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充电小车可根据需求随时灵活调度,非常高效、便捷,且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工作原理:当目标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充电小车先驶入主轨道系统,再驶入变轨道系统,然后驶入目标电动车的定位轨道系统,最后停在目标电动车所在的停车位处,充电小车下方通过拉杆吊装有用于给电动汽车或电动车充电的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电缆收放装置,车主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入车辆充电口给电动车充电,充电完成后系统回收充电枪并计费结算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共享平台的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轨道系统通过紧固件悬吊于室内天花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华;许瑞先,未经江华;许瑞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2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毡切割刀具用的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水利水电工程用水草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