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布置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3500.2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闵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80 | 分类号: | F03D80/80;F03D8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布置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布置平台,包括主框架和副框架,布置平台通过若干副框架和主框架拼接而成,故而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便利性;且对于高空塔筒,安装风险性对比于整体直接安装要小很多,且便于吊运;同时在拼装过程中,主框架和副框架之间以及主框架、副框架和塔筒内壁间的焊接不会产生内部热应力,可以防止整体框架的变形,从而保证布置平台的安放零部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风力发电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布置平台。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塔筒布置平台一般用来放置风力发电机内部各部件,但是现有的塔筒内部安置平台大都是一体成型,体积大,一方面不利于运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安装,且有布置平台需要维修更换时,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更换整体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布置平台。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布置平台,可拆卸连接在塔筒内部各高度上,布置平台之间设有爬梯,爬梯和塔筒内壁固定连接;布置平台包括主框架、护栏圈、若干副框架和若干支撑架;主框架左右两端分别和副框架端部固定连接,副框架之间端部固定连接,主框架上覆盖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和主框架固定连接,副框架上覆盖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和副框架固定连接,主框架和若干副框架连接形成圆形底框,圆形底框外框边绕圆周向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挡片;主框架和副框架内边连接形成第一缺口,护栏圈底边和第一缺口边框固定连接;主框架中间开有第二缺口,爬梯穿过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左右两端一端向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栏,另一端向上固定连接合页门,第一护栏和合页门一端分别与塔筒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护栏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布置平台下方,支撑架一端和塔筒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圆形底框底面固定连接。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栏圈包括与副框架数量相等的第二护栏和第三护栏,第二护栏底边和副框架内边固定连接,第三护栏底边和主框架内边固定连接,第二护栏、第三护栏、第一护栏和合页门等高。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合页门包括第一挡栏、第二挡栏和门栏,门栏一端通过合页与第一挡栏连接,另一端通过插销和第二挡栏配合,第一挡栏另一端和塔筒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挡栏另一端和第三护栏固定连接,。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塔筒横截面圆心和圆形底框的圆心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布置平台通过若干副框架和主框架拼接而成,故而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便利性;且对于高空塔筒,安装风险性对比于整体直接安装要小很多,且便于吊运;同时在拼装过程中,主框架和副框架之间以及主框架、副框架和塔筒内壁间的焊接不会产生内部热应力,可以防止整体框架的变形,从而保证布置平台的安放零部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其中:塔筒1,第二底板2,连接挡片3,第二护栏4,第一护栏5,爬梯6,合页7,第一挡栏8,门栏9,第二挡栏10,第一底板11,第二缺口12,第一缺口13,第三护栏14,主框架15,支撑架16,护栏圈17,副框架18。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3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力安全阀
- 下一篇:一种摇臂式布袋式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