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3935.7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0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杰;郑泰隆;顾闻骅;卓其全;朱康祥;陈威;何小刚;林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8;A61N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叶镇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神经 刺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内的供电单元、与所述供电单元电性连接的微型控制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性连接的变压器、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一侧与变压器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电性连接的电源导线以及与电源导线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所述微控制器设置为单片微型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便于通过功能的供电单元对微型控制器进行供电,从而便于微型控制器对变压器进行控制,从而便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对电源导线进行供电,从而通过电极片将低频电流引入到人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
背景技术
我们人体内有着很多种类的神经就像网一样传达着种种情报和命令和调节全身器官的机能,神经大体分为中枢神经(脑脊髓)和末梢神经(知觉神经,运动神经,自律神经)。他们各自有着特有的作用,无论哪个都有共同电机能,哪个神经受刺激或运动的时候必发生一种电现象叫活动电流,依靠这种现象来执行神经原来的正确机能,因为神经有着这种性质,所以在外部用特定量的电流,给予刺激的话会作出极其敏感的反应。随着刺激的种类,其机能随之变化,低频疗法就是利用了这种原理,实际用在这疗法的电是一种特殊电流叫作低频电流,直接使其电流流入人体,使低频电流流入肌肉部位的话,肌肉会受刺激引起收缩运动,利用这个作用可以对不能自由使用足部的患者进行技能回复训练,低频疗法里除此之外还有叫(脊髓通电法),特殊应用方法,其原理是在脊髓里通电使中枢及末梢神经操纵全身;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低频神经刺激器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携带,进而降低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低频神经刺激器的多种使用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低频神经刺激器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携带,进而降低了对使用者进行护理的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低频神经刺激器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频神经刺激器,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防护外壳内的供电单元、与供电单元电性连接的微型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的电性连接的变压器、设置在防护外壳一侧与变压器电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一接线端子相对设置的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电性连接的电源导线以及与电源导线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电极片,电极片与使用者的皮肤相接触,微控制器设置为单片微型计算机,进而便于通过功能的供电单元对微型控制器进行供电,从而便于微型控制器对变压器进行控制,从而便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对电源导线进行供电,从而通过电极片将低频电流引入到人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变压器设置为交流变压器,且变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接线端子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变压器对供电单元进行变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电源导线设置为螺旋状,且电源导线的外周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对电源导线进行收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防护外壳上的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的操作面板,显示屏设置为液晶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操作面板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与微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操作面板对微型控制器进行操作,且便于通过显示屏对微型控制器的数据信息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3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消化内镜附件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染料涂料废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