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冷却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4214.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伽柏利艾斯·阿德里安·乔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4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荷兰阿尔默洛7***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电机 冷却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冷却顶盖,其包括顶板以及两个侧板,该侧板包括固定板以及插入板,其中,该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该顶板底部,该固定板中设置有上循环通道,该插入板插接在该固定板底部,该插入板中设置有下循环通道,该上循环通道与该下循环通道相互连通形成一冷却液循环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顶盖,特别是指一种顶盖侧壁中设置有循环冷却通道的直线电机顶盖。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的直接驱动技术是提高生产率,精度和动态性能的理想方法。直线电机消除了对机械传动装置的需求,例如齿轮齿条,皮带和减速器。线圈单元和磁铁之间没有接触,这意味着没有机械磨损。直线电机技术使电机设计更纤薄,模块化并降低了成本。
目前直线电机的散热水冷结构都是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外部,其大大增加了电机的整体尺寸,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线电机冷却顶盖,其包括顶板以及两个侧板,两个该侧板固定连接在该顶板底部两侧,该侧板包括固定板以及插入板,其中,该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该顶板底部,该固定板中设置有上循环通道,该插入板插接在该固定板底部,该插入板中设置有下循环通道,该上循环通道与该下循环通道相互连通形成一冷却液循环通道,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时候,冷却液分别在两个该侧板的冷却液循环通道中循环流动,以达到为整体直线电机降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液循环通道分解为该上循环通道以及该下循环通道并分别将两者设置在该固定板以及该插入板中,能够缩短单板内循环通道的长度,降低加工难度。
该上循环通道包括入流道、出流道以及若干上连通道,其中,该入流道以及该出流道上都连接有接驳管,该接驳管凸设在该固定板顶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接驳管上套设有液体软管,以方便液体流入并流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液体软管可以接驳水泵或者其它装置以使冷却液循环流动,而此技术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累述。
若干该上连通道排列设置在该入流道与该出流道之间,每一个该上连通道都包括两条上竖直道以及上弧道,该上弧道连接在两条该上竖直道之间,该上竖直道、该入流道、该出流道底部都设置有插入管孔,该下循环通道包括若干下连通道,每一个该下连通道都包括两条下竖直道以及下弧道,该下弧道连接在两条该下竖直道之间,该下竖直道顶部设置有插接管,该插接管设置在该插入板顶部。该插接管对应插接在该插入管孔中,以形成整体的该冷却液循环通道,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上竖直道、该入流道、该出流道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时候,冷却液分别在两个该侧板的冷却液循环通道中循环流动,以达到为整体直线电机降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液循环通道分解为该上循环通道以及该下循环通道并分别将两者设置在该固定板以及该插入板中,能够缩短单板内循环通道的长度,降低加工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会给电机增加额外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插入板的插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插入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接管对应插接在插入管孔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直线电机冷却顶盖,其包括顶板1以及两个侧板2,两个该侧板2固定连接在该顶板1底部两侧。
该侧板2包括固定板10以及插入板20,其中,该固定板10固定连接在该顶板1底部,该固定板10中设置有上循环通道100,该插入板20插接在该固定板10底部,该插入板20中设置有下循环通道200,该上循环通道100与该下循环通道200相互连通形成一冷却液循环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诺有限公司,未经泰科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4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