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壳模具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5361.7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6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倪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庆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6;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壳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壳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隔热箱体、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安装于隔热箱体内的导热体;隔热箱体和导热体的形状均为矩形体,且导热体密封固定于隔热箱体内;隔热箱体的四个侧壁以及顶壁分别镶嵌一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且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均位于隔热箱体的内部并与导热体的外表面贴合,以及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产热端面均位于隔热箱体的外部;所述导热体的内部设有多排呈“S”弯曲的通道,并且每相邻两排通道导通连接,位于最两边的通道分别设有贯穿导热体侧壁的接头;两个所述接头穿过隔热箱体的侧壁伸出。本实用新型了手机模具的提高冷却效果,缩短手机壳成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壳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手机壳采用注塑机制造,注塑机将原料注入型腔中形成完整的手机壳后,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以缩短手机壳的成型周期。通常注料的时间较短,而冷却时间较长,生产一个手机壳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上由冷却时间决定。目前的冷却方式是在模具中增设冷却管,由冷却系统不断通入低温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目前的冷却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吸热后的冷却液通入热交换器中,而热交换器利用风机散热,从热交换器排出后的冷却液又通入模具中对手机壳进行冷却,由此循环下去。但是采用热交换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冷却液通入热交换器后才能开始散热,冷却延后的现象。而在散热形势上也属于被动散热,冷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导致成型时间无法进一步缩短,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冷却效果,缩短手机壳成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壳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隔热箱体、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安装于隔热箱体内的导热体;所述隔热箱体和导热体的形状均为矩形体,且导热体密封固定于隔热箱体内;所述隔热箱体的四个侧壁以及顶壁分别镶嵌一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且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均位于隔热箱体的内部并与导热体的外表面贴合,以及每个半导体制冷片的产热端面均位于隔热箱体的外部;
所述导热体的内部设有多排呈“S”弯曲的通道,并且每相邻两排通道导通连接,位于最两边的通道分别设有贯穿导热体侧壁的接头;两个所述接头穿过隔热箱体的侧壁伸出,通过半导体制冷片降低导热体的温度,进而降低流经通道的冷却液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通过两个接头与手机壳模具的冷却管连通并形成回路,冷却液在冷却管中吸收热量后形成高温冷却液,半导体制冷片将导热体的温度降低,高温的冷却液流入通道中释放热量变成低温冷却液,低温冷却液再次流入冷却管中吸热,由此循环下去。五个半导体制冷片同时制冷,制冷效率高。另外,导热体采用铜质材料,提高了热传递效率,从而使高度冷却液的温度在短时间内降低,避免出现冷却延后的现象。而且半导体制冷片是将导热体本身的问题降低后,再将高温冷却液的热量吸收,形成了主动散热,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
优选地,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面均设有铝质散热器。
优选地,位于隔热箱体顶壁的铝质散热器的上端设有第一风机,且第一风机的排风端朝上。
优选地,位于隔热箱体侧壁的铝质散热器的上端均设有第二风机,且第二风机的排风端朝下。
第一风机将顶壁的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往上吹走,而四个侧壁的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往下吹走,隔热箱体中部形成进风,而上、下形成排风。整个散热结构分布合理,避免了热风紊流,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每个隔热箱体侧壁的铝质散热器均设有两个第二风机,且两个第二风机并排分布。
两个第二风机的散热效率更高,利于侧壁的散热器提高散热速度。
优选地,还包括隔热圈;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四周侧壁均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隔热圈,用于减小制冷端面和产热端面之间的热量对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庆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庆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5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脉冲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站清洗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