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底泥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8431.4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0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简龙骥;王跃筠;向文良;黄河;刘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质 检测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底泥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管、活塞柱、连接头、把手以及拉绳。采集管呈圆柱结构,采集管侧壁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位于采集管的中段;活塞柱滑动设于采集管内部,沿采集管法线的投影,矩形孔位于活塞柱内;连接头设于采集管的开口处,连接头设有弹簧,弹簧与活塞柱相连;把手直接连接于连接头,或通过连接管与连接头(30)相连,把手铰接有压杆;拉绳一端连接于活塞柱,然后依次穿过连接头的中部、连接管的中部以及把手的侧壁,另一端连接于压杆的前端。可保持样本的原始状态,防止水流对样本的影响;清洗及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底泥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河流、湖泊等环境的水质进行检测评价时,对底泥进行检测和分析更有助于对水质做出准确的评价,在对底泥进行取样时需要保证样本的原始状态,避免在提出水面的过程中被水流冲淡,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最好采用密封的采集容器,现有的底泥采集装置结构复杂,而且难以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底泥采集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底泥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管、活塞柱、连接头、把手以及拉绳。
采集管呈圆柱结构,所述采集管侧壁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位于所述采集管的中段;
活塞柱滑动设于所述采集管内部,沿所述采集管法线的投影,所述矩形孔位于所述活塞柱内;
连接头设于所述采集管的开口处,所述连接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塞柱相连;
把手直接连接于所述连接头,或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头(30)相连,所述把手铰接有压杆;
拉绳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柱,然后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连接管的中部以及把手的侧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杆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管、活塞柱、连接头以及连接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柱内部位空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采集管以及所述连接管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侧壁穿设有耐磨套,所述拉绳穿过所述耐磨套,所述耐磨套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末端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管底部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可采用多根所述连接管相互连接延长。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孔设有两个,位于所述采集管同一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保持样本的原始状态,防止水流对样本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本通过矩形孔进入采集管内,完成采样后再采用活塞柱封闭矩形孔,保证样本在提出水面的过程中处于密封状态;
2、清洗及携带方便,各个主要零件之间均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方便拆卸,拆开后的各零件便于清洗和携带;
3、适用于各种深度的底泥采集,通过增加或减少连接管的使用数量,可使采集装置进行延长或缩短;
4、活塞柱的开闭方式简单,方便实用,单手也可操作,通过握紧压杆的后端,使拉绳向上拉起活塞柱打开矩形孔,松开压杆之后再弹簧的作用下活塞柱自动封闭矩形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8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脱落毛发残留的硅胶清洁刷
- 下一篇:一种载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