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0644.0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敏;冉磊;吴展贤;唐永红;刘劲松;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23/30;B07B7/083;B07B7/086;B08B15/04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邵红波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团聚 冲击 解离 分选 装置 | ||
1.一种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包括选粉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粉筒体(1)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锥形筒盖(2),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锥斗(3),在选粉筒体(1)内中心设有旋转式抛料装置(4),在旋转式抛料装置(4)外部环绕有与之配合使用的网状式分散装置(5),选粉筒体(1)外设有与旋转式抛料装置(4)连接的变频式驱动装置(6);在选粉筒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进风口;在锥形筒盖(2)上设有进料口(201)及抽尘口(202);在锥斗(3)上设有出料口(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抛料装置(4)为高速旋转的转子体结构,所述分散装置(5)和转子体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套设在选粉筒体(1)内,并且在分散装置(5)与转子体结构之间形成第一料腔(1-1),在分散装置(5)和选粉筒体(1)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料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体结构包括设置在选粉筒体(1)轴线处的转子固定座(401),转子固定座(401)中心设有主轴(402),主轴(402)一端连接有抛料转子(403),另一端与变频式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抛料转子(403)包括上环板(4031)和下固定板(4032),在上环板(4031)和下固定板(4032)之间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导流板(40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033)相对旋转方向倾斜离散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式分散装置(5)包括与选粉筒体内壁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架(501),在固定架(501)上圈固有网状分散结构(502);所述网状分散结构(502)的外形为直筒形(5-1)或上窄下宽锥筒形(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分散结构(502)为筛网(5021)、长条板拼装结构(5022)或者圆棒交错拼装结构(50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分散结构的高度大于转子体结构的高度,并且其网孔≥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盖的进料口(201)处设有进料调节装置(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粉筒体(1)上相对抛料转子(403)的旋转方向设置一次进风口(7)和二次进风口(8);在所述锥斗(3)上还设有三次进风口(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团聚物冲击解离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进风口(7)和二次进风口(8)呈180度反向分布在选粉筒体(1)外圆周上;并且一次进风口(7)大于二次进风口(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06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防鼠疫地埋电缆
- 下一篇:一种抗拉伸高空架设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