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1613.7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3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连剑明;张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卫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用于极组和集流片的叠装,包括定位座、第一紧固螺栓、用于压紧极组上端的压板、均设置有两组的第二紧固螺栓和定位板,定位座上端与压板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连接,定位座两侧与定位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连接;定位座开设有供极组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定位杆,定位杆相邻一侧延伸设置有定位部,极组的极耳两侧开设有供定位部放置的定位通槽;压板两侧连有用于压紧极组极耳的压块,定位板开设有供集流片放置的凹槽,凹槽内连接有吸附集流片的磁铁,定位板开设有与凹槽相通的焊接孔;本实用新型集极组叠放定位和集流片叠放定位的功能于一体,整体定位固定精准度高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叠片电池具有内阻小、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较优以及更均匀一致的电流密度、优良的内部散热性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在叠片电池的电芯封装于电池壳体前,需先将正、负极片依次叠放整齐并用隔膜纸隔离,然后,将叠好后的正、负极片的极耳进行焊接,最后,将集流片分别叠放并焊接于焊接好的正、负极耳这三个制作电芯的工序;在上述工序中,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的是人手工叠片来制作电芯,而现有的手工叠片的工装只具有定位极片位置的功能,没有对集流片定位固定的功能,且现有的手工叠放工装只能大体定位极片位置,放置以后仍需要用手进行固定,极易出现正、负极极片与隔膜对齐度不良的问题,进而引起后续集流板焊接不良、短路、起火等现象,降低了手工叠片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集极组叠放定位和集流片叠放定位的功能于一体,具有定位固定精准度高且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用于极组和集流片的叠装,包括定位座、第一紧固螺栓、用于压紧所述极组上端的压板、均设置有两组的第二紧固螺栓和定位板,所述定位座上端与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两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开设有供所述极组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相邻一侧延伸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极组的极耳两侧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部放置的定位通槽;所述压板两侧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极组极耳的压块,所述定位板开设有供所述集流片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连接有吸附所述集流片的磁铁,所述定位板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通的焊接孔。
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板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极组厚度的第一硅胶软垫,所述第一硅胶软垫与所述极组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第二硅胶软垫,所述第二硅胶软垫与所述极组的下端面接触。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簧和用于防止所述极组晃动且一端呈L型设置的调节板,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与所述调节板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调节板的L型竖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相通的螺纹孔,所述定位杆设置有穿过所述螺纹孔并抵接于所述调节板的第三紧固螺栓。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压板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极耳焊接的焊接定位孔。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观察所述集流片是否偏移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凹槽两侧。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部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直角边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极组受损的弧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卫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卫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1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形电池顶盖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焊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