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衡流阀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2104.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2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8 | 分类号: | F16K3/08;F16K3/314;F16K17/2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鲁超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衡流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衡流阀的结构,包括阀体、阀杆、平面陶瓷阀芯、衡流量阀芯;平面陶瓷阀芯包括陶瓷动片和陶瓷静片,衡流量阀芯包括分流盒、调节杆、皮膜、补偿弹簧、动板支架;动板支架上端与阀杆固定连接,下端与陶瓷动片固定连接;动板支架上部两侧有反馈孔;调节杆穿过分流盒插入动板支架空腔,皮膜固定在调节杆上并将动板支架空腔隔成上下两部分。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衡流量阀芯结构,液体从进液口流入先通过平面陶瓷阀芯,实现调整、开启关闭功能,再进入分流盒,与卧式恒流量阀相比,出液口的压力与进液口的压力相比压力损失小,提高管道中液体流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衡流阀的结构。
背景技术
衡流阀一般由流量衡定机构和流量调节机构组成,目前,实现恒流控制的恒流阀,液体由进液口进入恒流阀,经由分流盒的两孔进入陶瓷阀孔,再从出液口流出。液体进入阀门首先被分流,再通过陶瓷阀芯调节液体流量,出液口的压力与进液口的压力相比大大减小,影响了管道中液体流速和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衡流阀的结构。
一种衡流阀的结构,包括阀体、阀杆、平面陶瓷阀芯、衡流量阀芯;所述平面陶瓷阀芯包括陶瓷动片和陶瓷静片,陶瓷动片和陶瓷静片有阀孔;所述衡流量阀芯包括分流盒、调节杆、皮膜、补偿弹簧;所述衡流量阀芯还包括带空腔的动板支架;动板支架上端与阀杆固定连接,下端与陶瓷动片固定连接;动板支架上部两侧有反馈孔;调节杆穿过分流盒插入动板支架空腔,皮膜固定在调节杆上并将动板支架空腔隔成上下两部分,补偿弹簧置于动板支架下部分,对进水口压力P2和出水口压力P3的压力差起补偿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板支架下端可插入陶瓷静片并与陶瓷静片活动连接,动板支架与陶瓷静片的接触面做平磨或研磨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衡流量阀芯由皮膜两侧分隔成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平面陶瓷阀芯的进水端连接皮膜的高压腔,出水端连接皮膜的低压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衡流量阀芯结构,液体从进液口流入先通过平面陶瓷阀芯,实现调整、开启关闭功能,再进入分流盒,与卧式恒流量阀相比,出液口的压力与进液口的压力相比压力损失小,提高管道中液体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衡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阀杆2,陶瓷动片3,陶瓷静片4,阀孔5,分流盒6,调节杆7,皮膜8,补偿弹簧9,动板支架10,反馈孔11,进水口12,出水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衡流阀的结构,在保持输出一个恒定的流量的同时,不降低管道中液体的流速。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
一种衡流阀的结构,包括阀体1、阀杆2、平面陶瓷阀芯、衡流量阀芯;平面陶瓷阀芯包括陶瓷动片3和陶瓷静片4,陶瓷动片3和陶瓷静片4上下贴合放置,两个接触面做平磨或研磨处理,使接触面贴合无间隙,陶瓷动片3和陶瓷静片4均有阀孔5,阀孔5为渐变结构,陶瓷动片3和陶瓷静片4将阀体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隔开。
所述衡流量阀芯包括分流盒6、调节杆7、皮膜8、补偿弹簧9。衡流量阀芯还包括带空腔的动板支架10;动板支架10上端与阀杆2固定连接,下端与陶瓷动片3固定连接;动板支架10上部两侧有反馈孔11。动板支架10的下端也可插入陶瓷静片4,与陶瓷静片活动连接,插入部分都做平磨或研磨处理,使接触面贴合无间隙。
分流盒6上有两个孔,调节杆7穿过分流盒6的孔插入动板支架10空腔内,皮膜8固定在调节杆7上端并将动板支架10的空腔隔成上下两部分,皮膜8两侧承受不同的介质压力,在进水口侧承受的压力为P2,皮膜8在出水口侧承受的压力为P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2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灰回用处理装置
- 下一篇:新型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