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2488.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动;刘玉诚;郭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反馈 声道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其包括壳体、发声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发声本体和设于所述发声本体上的发声面,所述发声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且所述发声面朝向所述前腔;所述反馈单元包括收音本体和设于所述收音本体上的收音面,所述收音本体设于所述后腔,所述收音面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前腔的声音;本实用新型的收音本体置于后腔,利于将前腔体积小型化,便于组装和有效提升佩戴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欣赏音乐以及辅助语音通信的设备。耳机包括多种形式,根据佩戴方式划分,耳机包括头戴式耳机、挂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等类型;根据与信号源的通讯方式划分,又可以分为有线耳机以及无线耳机。不同形式的耳机的基本原理都是将音频信号通过贴近使用者耳朵的扬声器转化成人类可感知的声波。
由于耳机需要贴近耳朵使用,因此,耳机会在使用者的耳朵附近形成一定程度的封闭空间。现有市面上流行的具有主动降噪的耳机,其原理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同频率但相位相反的声波来中和噪音,从而实现主动降噪的效果。实践证明,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可以远远超过被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具有主动降噪的耳机通过在耳机声道中加入反馈麦克风用于检测声波并反馈计算与扬声器播出的声音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进行干扰调整而使得下一次的播放声音与预期播放声音一致。因此主动降噪中反馈麦克风的位置十分重要。
然而,现有的反馈麦克风大多位于前腔壁,而将反馈麦克风置于前腔无疑会导致前腔的体积增大,而前腔通常是耳机面向耳朵的一侧,因此,前腔体积增大会导致耳机的入耳部增大,从而增加使用者的佩戴难度和佩戴舒适度。另外,耳机的前腔结构相对后腔较为复杂,将反馈麦克风置于前腔,无疑于增大了组装难度,容易导致良品率的增加。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其收音本体置于后腔,利于将前腔体积小型化,便于组装和有效提升佩戴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其包括壳体、发声单元和反馈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发声本体和设于所述发声本体上的发声面,所述发声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分隔形成前腔和后腔,且所述发声面朝向所述前腔;所述反馈单元包括收音本体和设于所述收音本体上的收音面,所述收音本体设于所述后腔,所述收音面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前腔的声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反馈单元的收音本体设于后腔,收音面用于接收来自前腔的声音,一方面,避免将反馈单元设在前腔而占用前腔的有限空间,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前腔体积,有效降低入耳部的体积,大大提升佩戴舒适度和降低佩戴难度,且避免将元器件集中布置在前腔,有效降低组装难度,有效减少因组装复杂而导致的不良品。
较佳地,所述壳体内具有两端开口的反馈声道,所述反馈声道连通所述前腔和收音面。
具体地,所述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还包括导音咪套,所述导音咪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音咪套内形成所述反馈声道,所述反馈声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前腔,第二端对接连接所述收音面。
较佳地,所述第二端呈密封的套接所述收音面。
较佳地,所述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发声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反馈单元还包括柔性电路,所述柔性电路分别电连接所述收音本体和所述控制电路。
具体地,所述导音咪套形成有供所述柔性电路穿过的通孔。
较佳地,所述导音咪套为硅胶件。
较佳地,所述收音本体设于所述后腔内临近所述前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奈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2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