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部皮下注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5028.4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晨霞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001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部 皮下注射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一种腹部皮下注射定位装置,涉及规范化定位、避免组织重复损伤的一种腹部皮下注射定位装置。它主要是解决目前长期皮下注射患者的不规范操作。很多患者皮下注射存在随意性,同一部位短期内重复注射,从而导致局部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等不良后果。本实用新型的皮下注射定位装置的辅助针孔盘上分布有针头导向孔,在每个针头导向孔内均设有胶塞,在辅助针孔盘的中心设置有定位销,在辅助针孔盘的边上设有定位腰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需要长期皮下注射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可规范自行皮下注射,减少去医院的麻烦,避免了患者不规范皮下注射导致的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等不良后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注射定位装置,具体的是涉及规范化定位、避免组织重复损伤的一种腹部皮下注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皮下注射术,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以避免组织重复损伤。如果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增生产生硬结,引起药物吸收率降低,影响疗效。目前许多疾病治疗用药需要皮下注射,且维持皮下注射药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这种肽类制剂需要皮下注射,在实际操作中,长期皮下注射的患者,随意选择注射部位,操作不规范。很多患者皮下注射后出现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等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需要采用皮下注射时,可以保护好皮肤和皮下脂肪,避免患者皮下注射后出现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等不良后果的一种辅助皮下注射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皮下注射定位装置的辅助针孔盘上分布有针头导向孔,在每个针头导向孔内均设有胶塞,在辅助针孔盘的中心设置有定位销,在辅助针孔盘的边上设有定位腰带。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辅助针孔盘是一个圆盘,在该圆盘上以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设置有针头导向孔,针头导向孔设有内外两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辅助针孔盘定位销是设在辅助针孔盘圆心处凸起的球面,该凸起的球面与肚脐相吻合,辅助针孔盘定位销设在注射面板对称的背面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在辅助针孔盘对称的边上设有两对挂绳槽,定位腰带交替连接在两对挂绳槽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及其它需要长期皮下注射的患者,不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皮下注射,减少了患者的麻烦,避免了患者不规范皮下注射后出现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等不良后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两种机制实现轮流交替定位辅助,即注射针头导向孔和辅助针孔盘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定位销7的后视图。
图4是胶塞10与针头导向孔6的连接立体图。
图5是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晨霞,未经李晨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5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防火环保电缆
- 下一篇:锂电池高效分离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