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5439.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6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淑;赵国玉;王芬;左书瑞;罗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生物培养领域的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以降低厌氧菌与空气接触面积,同时避免瓶口损坏的培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包括广口瓶,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处带有盖帽,盖帽包括连接瓶口的塞部和接触操作人员手掌的帽部,塞部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且塞部周向带有螺纹齿,帽部的内表面带有牙槽,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连接,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配合,当需要对厌氧菌进行培养基或取样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开瓶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仅需旋开塞部和帽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塞部的空心处添加培养基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塞部抽取部分的菌种,在这种操作下减少了广口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厌氧菌种死亡,提升了培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是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厌氧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要使该类微生物培养时处于无氧的环境中。
目前,厌氧微生物培养一般采用厌氧管、厌氧瓶、厌氧罐培养法或者厌氧手套箱。厌氧管体积较小(不超过30mL),一般只适合少量微生物培养(不超过10mL)。厌氧罐与厌氧培养箱虽可用于厌氧微生物培养,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价格昂贵、体积较大、不能恒温及不适合极端厌氧微生物(如海底菌种、深层土壤菌种)培养,且一般本科实验室配置较少或不配置,因而无法满足本科厌氧微生物实验教学需求。
在实验室,厌氧瓶的应用较广泛。厌氧瓶体积可变(50mL-1000mL),既可适用少量厌氧微生物的培养,也可适用大量厌氧微生物培养。实验室使用的厌氧瓶分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厌氧瓶耐高温、高压且不易爆炸,但价格昂贵,不宜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大量使用。国产厌氧瓶虽然价格较低,但高温下耐高压性能差、易爆炸,厌氧瓶的爆炸除对灭菌设备造成损坏外,更危及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常规厌氧瓶在使用过程中,瓶口最容易造成损坏,一旦厌氧瓶的瓶口损坏,则整个厌氧瓶无法再使用,需购置新的厌氧瓶,而购置新的厌氧瓶成本又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厌氧菌与空气接触面积,同时避免瓶口损坏的培养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厌氧菌与空气接触面积,同时避免瓶口损坏的培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广口瓶,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处带有盖帽,所述盖帽包括连接瓶口的塞部和接触操作人员手掌的帽部,所述塞部的竖向中轴线处空心,且塞部周向带有螺纹齿,帽部的内表面带有牙槽,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连接,所述帽部和塞部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塞部和帽部之间带有捏持台,所述捏持台的直径大于帽部,捏持台的直径也大于塞部。
进一步,所述帽部的周向带有摩擦槽。
进一步,所述广口瓶还包括瓶身,所述瓶身的径向两侧都带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横截面为“L”形状,所述支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连接瓶身和竖杆,且竖杆朝向下方。
进一步,所述广口瓶采用高硼硅材质。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带有横截面为“L”形状的支架,支架的开口向下,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广口瓶时将手横向穿过支架进行提携式操作,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手部直接握持广口瓶。
2、当需要对菌种(尤其是厌氧菌)进行培养基或取样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开瓶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仅需旋开塞部和帽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塞部的空心处添加培养基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塞部抽取部分的菌种,在这种操作下减少了广口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厌氧菌种死亡,提升了培养的效率。
3、由于帽部带有摩擦槽,此时帽部与操作人员手部的摩擦力变大,将帽部拧松后帽部与塞部脱离结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5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