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6039.4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腔胃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胃管,包括连接套管,连接套管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连接套管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所连接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连接套管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皮套远离连接套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限位块远离皮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抽注接头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的截面尺寸,且皮套贯穿于抽注接头,抽注接头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通过设置的各个套囊与内壁连通器可以使卡主物体更为的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留置胃管临床上运用广泛,可以经胃管鼻饲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或者为病人进行胃内给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量或对胃液进行化验进行疾病的诊断;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特别是术前留置胃管还能为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虽然胃管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胃管通过鼻插入到胃内,由于体外部分较长,通过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很容易使胃管从胃中脱出,造成两次或多次插管,使病人增加痛苦,医护人员增加劳动量.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周期,从而增加治疗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胃管,临床使用时,不会轻易脱出,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
胃管脱出的主要原因是固定欠妥。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普通医用胶布绕胃管环行1到2周后分别粘于鼻翼两侧和面颊部,胃肠减压袋用别针固定于病号服肩部或床边。临床观察发现面颊部的胶布固定很难持久有效,仅靠鼻翼的这条胶布又难以达到有效固定由于术后吸收热,汗液分泌增多,雾化吸入液沾湿等原因极易造成胶布的松脱。另外护理操作不当,如翻身、协助坐起拍背、活动时,易使胃管受牵拉脱出。另外由于胃管较粗硬,体外部分较长,因重力作用及病人辗转活动有自行脱出的倾向加上病人面颊部出汗和皮脂腺分泌较多,使胶布失去粘贴作用而导致胃管滑出。另外舒适改变、患者缺乏适当的肢体约束、相关知识欠缺等均可导致胃管脱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多腔胃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形轮廓为圆柱形,所述连接套管的一端套合连接有封头,所连接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连接套管的表面一侧贯通开设有皮套,所述皮套远离连接套管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形轮廓为矩形设置,所述限位块远离皮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注接头,所述抽注接头的截面尺寸大于限位块的截面尺寸,且皮套贯穿于抽注接头,所述抽注接头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嵌合连接有鲁尔接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贯穿开设有拉绳,所述拉绳贯穿开设于固定块的内部且拉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胶塞,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高度语音固定块的高度一致,且胶塞的截面尺寸小于固定块的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封头的表面一周开设有三个气孔,三个所述气孔的外形轮廓为圆形,且三个所述气孔与连接套管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封头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一套囊,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第一套囊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二套囊,所述第二套囊与第一套囊的尺寸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第二套囊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三套囊,所述连接套管的内壁靠近第三套囊底部的位置套合连接有第四套囊,所述第三套囊的外形尺寸与第四套囊的外形尺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6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混砂浆生产厂房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控制的新型智能线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