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7369.5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7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加乐迪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仰卧起坐 倒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所述的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分别具有弧形支撑腿部和水平支撑腿部,所述的水平支撑腿部的前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上端,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弧形支撑腿部上方设置有第一凳面,所述的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水平支撑腿部上方设置有第二凳面,所述的第一凳面前部具有一个凸出的圆形卡部,所述的圆形卡部与所述第二凳面上的圆形槽部相互配合卡嵌。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其能分散身体的整体重量,使得倒立更容易,更轻松,也可以进行腹肌训练,瘦腹,收背,仰卧起坐,仰卧抬腿等训练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
背景技术
现在医学认为人体倒立可使人的脊椎在长期受挤压的状态下变为放松的状态,对腰间盘突出、脊椎变形、腰肌劳损等脊椎病的治疗是有效的,还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减少脑栓塞、脑溢血发病的可能性,有助于大脑的清醒,并能增强大脑的记忆。人的倒立还有助于治疗器官下垂的疾病,能够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是人们日常健身、保健的重要锻炼方法,仰卧起坐还可以做收腹,收背运动,增强腰部支撑力,瘦腰瘦肚子训练功能的健身运动。
现在一般人倒立时是靠手来支撑整个身体,手臂力量弱的话支撑不了多久,而且初学者容易摔倒,伤到脊椎腰椎,因此急需一款健身器材来支撑倒立时手臂需要的力量,又可以仰卧起坐代替常规的腹肌板运动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其能分散身体的整体重量,使得倒立更容易,更轻松,也可以进行腹肌训练,瘦腹,收背,仰卧起坐,仰卧抬腿等训练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所述的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相互平行,且下部通过第一横杆连接,所述的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分别具有弧形支撑腿部和水平支撑腿部,所述的水平支撑腿部的前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上端,所述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弧形支撑腿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杆,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弧形支撑腿部上方设置有第一凳面,所述的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水平支撑腿部上方设置有第二凳面,所述的第一凳面前部具有一个凸出的圆形卡部,所述的圆形卡部与所述第二凳面上的圆形槽部相互配合卡嵌。
第一横杆的前部连接有仰卧起坐勾脚器。
圆形槽部的直径在15-20厘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其基本形态可作为仰卧起坐凳使用,并可进行腹肌训练,瘦腹,收背,仰卧抬腿等训练功能,当取下第二凳面上的圆形槽部卡嵌的第一凳面后,圆形槽部变成了一个可以支撑人体肩部的凹槽,第二凳面用于支撑倒立后的人体肩部,从而实现了完成人体倒立支撑的器械目的,通过肩膀来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保证了安全性,使得倒立更容易,仰卧起坐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仰卧起坐倒立凳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加乐迪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加乐迪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7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通道降压的快速泄压一体式隔膜泵
- 下一篇:一种镀银抗菌织物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