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支架的底座拉筋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8425.7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董凯;童冬冬;谢鹏飞;陈雷;陈虎;彭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上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00 | 分类号: | H02S20/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武超婷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底座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光伏支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的底座拉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机构、抱箍机构、连接件和拉筋机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两个柱体,所述抱箍机构包括抱箍和固定螺栓,每一个所述柱体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抱箍,所述抱箍上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每一个所述抱箍上安装有一个第一连接板,所述拉筋机构包括筋杆和螺纹杆,所述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根所述螺纹杆,所述筋杆的两端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柱体上的所述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使用安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支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的底座拉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电池一般采用光伏支架进行支撑,光伏支架一般采用相互配合的且高度不同前立柱和后立柱以形成倾斜的结构。
现有的光伏支架的后立柱之间采用拉筋进行连接固定,一般采用螺栓直接固定,结构稳定性不足,从而降低了光伏支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和使用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的底座拉筋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支架的底座拉筋连接结构,包括立柱机构、抱箍机构、连接件和拉筋机构;
所述立柱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两个柱体;
所述抱箍机构包括:抱箍和固定螺栓,每一个所述柱体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抱箍,所述抱箍上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内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每一个所述抱箍上安装有一个第一连接板;
所述拉筋机构包括:筋杆和螺纹杆,所述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根所述螺纹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内开设有供所述螺纹杆穿过的第二固定孔,所述螺纹杆的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部分上安装有一个螺母,所述筋杆的两端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柱体上的所述第二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筋杆为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柱体的下端套设有一个插杆,所述插杆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所述柱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下端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每一个所述柱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抱箍,所述筋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柱体上的一个抱箍,两个所述筋杆呈交叉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支架的底座拉筋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安装有抱箍的两个柱体,抱箍上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构成,第一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抱箍上,第二连接板用于供拉筋的筋杆穿过和固定,从而能够通过调节抱箍在柱体上的高度以调节筋杆的倾斜角度和以适应筋杆的长度,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抱箍机构的拆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上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上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8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效果好的上旋式筛片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支撑功能的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