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99554.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5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4 | 分类号: | E04B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装配式 建筑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具有浇筑成型的楼板体,楼板体的上端部分中预留有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的钢筋;同时上端部分的周围具有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的凹进部分。本产品放置于横梁上,并形成有机整体;楼板与楼板连接,形成有机整体,最终形成楼面或顶板,成为活动空间;楼板拼接处,为管线安装为预留空间。所有预留钢筋均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凹进部分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配件相关的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别墅楼板。
背景技术
近十多年以来,我国建筑业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发展粗放,材料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过度依赖劳动力,招工难。由此,传统技术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建筑行业必须加快转型,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为达到节能减排要求,适应绿色发展大趋势,装配式建筑应用而生。装配式建筑是工业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工业化在建筑行业应用的必然结果。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装配式并将成为各类建筑物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楼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浇筑成型的楼板体,楼板体的上端部分中预留有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的钢筋;同时上端部分的周围具有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的凹进部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别墅楼板,具有浇筑成型的楼板体,楼板体的上端部分中预留有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的钢筋;同时上端部分的周围具有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的凹进部分。本产品放置于对硬对应的横梁上,并形成有机整体;楼板与楼板连接,形成有机整体,最终形成楼面或顶板,成为活动空间;楼板拼接处,为管线安装为预留空间。所有预留钢筋均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凹进部分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别墅楼板,如图1-图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具有浇筑成型的楼板体1,楼板体1的上端部分2中预留有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的钢筋3;同时上端部分2的周围具有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的凹进部分4。
本产品放置于横梁上,并形成有机整体;楼板与楼板连接,形成有机整体,最终形成楼面或顶板,成为活动空间;楼板拼接处,为管线安装为预留空间。
所有预留钢筋均与其相邻部位的预留钢筋相焊接。凹进部分用于高强混凝土浇注后,更有效地防止水平方向的错位,增强结构钢度。
安装工艺:横梁清理;与立柱接触处楼板进行适当的切割处理;楼板吊装,并与横梁预留钢筋进行焊接;其它楼板吊装拼接,楼板预留钢筋与横梁预留钢筋间、楼板与楼板预留钢筋间进行焊接;拼接处进行管线预埋;预留钢筋焊接处进行高强混凝土浇注;高强混凝土养护。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99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板放卷机
- 下一篇: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