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便利型引流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2528.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詹楚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便利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便利型引流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连接头,引流袋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引流管的一端与连接头活动连接,连接头的中部开设有穿孔,穿孔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的一侧开设有推拉孔,推拉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拉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拉杆的一端与连接头的一侧固定连接,引流管的底部周向上套接有套筒,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多用便利型引流袋,通过套筒的设置,能套接不同直径的引流管,使引流袋能对不同直径的引流管进行适配,通过套筒在引流管的底部上下滑动能调整引流管向引流袋内插入的深度,使用调节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便利型引流袋。
背景技术
引流袋用于对诸如胸腔和腹腔的手术患者的术后引流,也可用于对长期卧床并且难以自理的患者和家庭特殊护理者的引流。
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带的尿管和腹腔引流管,在每日更换时经常会因为引流袋接口插曲引流管过深或者过紧,时间久了会使管口过松,易造成接口处脱出,出现管口污染,易形成逆行感染,且在进行更换引流袋时过于费时费力,而且佩戴的手套也会不方便引流袋的分离。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0717425.8中公开有一种引流袋,该引流袋,在使用中拆装不方便,而且无法适配不同直径的引流管,应用范围窄,同时控制引流管插入引流袋内的深度,长时间将导致连接孔变松,更易出现管口污染的情况,存在逆行感染的风险。
因此,提出一种多用便利型引流袋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便利型引流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引流袋使用中拆装不方便,无法适配不同直径的引流管,应用范围窄,以及长时间将导致连接孔变松,出现管口污染情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便利型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连接头,所述引流袋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连接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一侧开设有推拉孔,所述推拉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拉杆的一端与连接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底部周向上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穿孔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套筒和密封圈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与套筒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接槽与连接块相适配,所述推拉孔与卡槽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推拉孔和卡槽均与拉杆的一端相适配,所述拉杆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穿孔的内表面与套筒的外表面贴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便利型引流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多用便利型引流袋,通过套筒的设置,能套接不同直径的引流管,使引流袋能对不同直径的引流管进行适配,进而无需特别使用特定大小的引流管,节省成本,达到多用的效果,通过套筒在引流管的底部上下滑动能调整控制引流管向引流袋内插入的深度,避免长时间使用穿孔变松的问题,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2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