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3739.5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友权;郑韶鹏;张永固;周昌贤;张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友权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观测 防护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不锈钢内层与不锈钢外层,所述不锈钢内层与不锈钢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防护罩本体的上方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公扣,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公扣位置对应的连接母扣,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进线孔,本实用新型坚固耐用,不易损坏,不易被野外动物破坏,提拉式桶盖的设计方便技术人员的设备维护,防护桶上部的进线孔使设备通联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观测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
背景技术
地震监测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后,对地震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的监视、测量。地震监测主要有几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专业与群众之分,指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前者主要用监测仪器,如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用来监测地震微观前兆信息;后者则主要靠浅水井、水温、动植物活动异常等手段,来观察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常用设备为地震观测仪,而野外地震流动台观测仪器防护桶,主要作用为防止野外动物对观测仪器的破坏及干扰、防止气流扰动、降低噪声干扰、防雨水、保温等。
但是现有的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结构较为简单,对观测仪的防护较差,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结构较为简单,对观测仪的防护较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包括防护罩本体,所述防护罩本体包括不锈钢内层与不锈钢外层,所述不锈钢内层与不锈钢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防护罩本体的上方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公扣,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公扣位置对应的连接母扣,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进线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内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凹槽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保温材料为聚氨酯发泡胶。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防护罩本体通过不锈钢内层与不锈钢外层双层设置较为耐用,且材质采用不锈钢制成,更加坚固,在不锈钢内层与不锈钢外层之间设置保温材料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温防水的效果,防护罩本体上设置桶盖对防护罩本体内部进行防护,通过连接公扣与连接母扣的配合使用,易于开合,进线孔可连接为仪器线缆提供通道,本实用新型坚固耐用,不易损坏,不易被野外动物破坏,提拉式桶盖的设计方便技术人员的设备维护,进线孔使设备通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震观测仪用防护罩的缓冲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罩本体,101-不锈钢内层,102-不锈钢外层,2-保温材料,3-桶盖,4-连接公扣,5-连接母扣,6-进线孔,7-承载板,8-弹簧,9-把手,10-耐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友权,未经叶友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3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