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脱硫、脱氮、脱汞净化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1006413.8 申请日: 2020-06-04
公开(公告)号: CN212881806U 公开(公告)日: 2021-04-06
发明(设计)人: 李敬业;李韬弘;李韬霖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爱诺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53/60 分类号: B01D53/60;B01D53/64;B01D53/75;B01D53/78;B01D53/79;B01J10/00;B01J19/18;C01C1/24;C01G13/00
代理公司: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代理人: 赖均源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气 脱硫 脱氮 净化 设备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氮、脱汞净化设备,包含:一级动力波吸收反应器、二氧化碳催化反应器、二级动力波精细净化器、硫酸铵回收系统、硫化汞回收系统和废水循环与处理系统;所述二氧化碳催化反应器设置在一级动力波吸收反应器和二级动力波精细净化器之间;所述二氧化碳催化反应器,用于生产、储存和输送含强氧化自由基的弱碱性吸收液。本发明可以实现快速的烟气一体化脱硫、脱硝、脱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氮、脱汞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我国便是其中之一,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耗比例一直在70%以上,所得的代价是其废气中的硫、氮氧化物及汞等重金属元素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酸雨,臭氧层破坏及汞向大气层扩散,不但降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而且危害了人体健康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从根本上治理烟气中SO2、NOX及汞的排放已经势在必行。

国内外现有烟气净化技术中除尘、脱硫、脱硝和脱汞往往是在多个独立系统中分别完成,极少有同时一体化处理的技术,这种叠加式处理方法不仅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而且设备投资与运行费用很高。例如:目前燃煤锅炉对于SO2的控制大量采用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效率可达95%以上;对于NOX的控制,常规控制方法有:选择性非催化SNCR和选择性催化SCR技术。SNCR技术是低成本高效率的低NOX控制技术,但脱除效率一般仅能达到50%-65%。因此,为了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即除去烟气中的SO2、NOX、粉尘和汞,燃煤锅炉至少需要配备两套以上独立的脱硫、脱硝系统,同时还需要增设专门的除尘、除汞设备,这样一来,整套设备系统庞大、复杂、能效低,并且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运行成本也很高,不便于使用。SCR是目前商业技术中最有效的低NOX控制技术,可以达到80%以上的脱氮效率,但其初期投资在490-1250/kw,非常昂贵,运行费用大约为2100~2800元/吨NOX,若在湿法脱硫的基础上再引进SCR技术,势必增加巨额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得不偿失。

同时脱除S02、NOx和汞的一体化工艺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投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此烟气联合脱硫脱硝除汞技术成为当前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尿素法具有以下优点:最终产物为N2、C02、硫酸铵,产物可直接排放,硫酸铵可制成化肥,回收利用氮、硫资源,因此该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前的技术现状是:该方法能达到很高的脱硫效率,但脱氮效率不理想,仅适用于处理纯氮氧化物废气,实际烟气中NOx的氧化度很低,NO含量占NOx的90~95%,尿素法直接应用于烟气净化较难达到很高的脱氮效率。因此人们追求在尿素溶液中加入各种化学添加剂来达到提高脱氮效率的目的,但是研究发现廉价的添加剂对脱硝效率的提高不大,而只有加入价格高的添加剂才能达到较好脱硝效率,因此增加了尿素法的操作费用,而且由于加入的添加剂组分复杂,会增加添加剂的制造成本和脱硫、脱硝废水的处理难度。

发明专利(01130154.6)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方法,公开了一种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方法,该发明以尿素作吸收剂,加入一定量有机胺类或磷酸盐类添加剂,尿素的含量为5~30%,有机胺类添加剂采用乙二胺或三乙醇胺;磷酸盐类添加剂采用磷酸铵(或钠)或磷酸氢二铵(或钠),浓度为(50~500)×10-4%。实现SO2的去除率为95%以上,NOx的去除率为80%以上。有机胺类添加剂(乙二胺或三乙醇胺)是一种强腐蚀性、强刺激性性有毒化学品,该品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该品蒸气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可引起肝、肾损害。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该品可引起职业性哮喘,并且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所以,大规模工业应用乙二胺是不可接受的,难以实现工业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